五年建设 555.5米平安金融中心成功封顶

??时光回溯到2009年8月,当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一局)的建设者们踌躇满志踏进深圳繁华中心内这一片空地时,他们所面对的,是建筑总面积近46万平米,建筑高度达600米的一项超级工程;其中施工场地是全世界超高层中最小的场地,除建筑物结构外可以用来做施工场地的土地几乎为零;而项目地处深圳中心区,周边商业、办公楼高度集中,基坑距离地铁1号线最近仅有20米,场地环境极为复杂……

??五年多的时间一晃而过,在汗水和智慧的浇筑下,难题被一个个破解,昔日规划中的蓝图一步步变成了现实:2014年12月29日,伴随着最后一面核心筒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建一局承建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实现了核心筒结构封顶,其建筑结构高度突破至555.5米,超越广州东塔成为中国华南天空的最高峰,这将是中建一局在世界建筑史上耸立起来的又一座丰碑,中建一局的建设者们缔造的又一个超级工程的传奇。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马强

??通讯员 徐靖凯 杨迪成/文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王小可/图

??总承包管理,开中国建筑先河

??平安金融中心由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8931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59187平方米,地下5层、地上118层,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投资总造价将达200亿元,是一座以办公为主同时集观光、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城市建筑综合体,建成之后将会是深圳市乃至全国的标志性建筑。作为这项超级工程的所有施工管理工作及主要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的总承包商,从2009年8月29日工程奠基典礼,到2010年10月25日基坑开挖到如今主体结构高度到达555.5米,整整超过1900个日日夜夜,中建一局的建设者们攻克了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技术难题与施工挑战,以他们的勤劳、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缔造了一个摩天建筑的施工传奇。

??中建一局组建于1953年,前身为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1959年被建筑工程部和全国建筑工会授予“工业建筑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的光荣称号。1997年作为国务院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百家试点企业中唯一的建筑企业,正式改制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的经营范围横跨设计、科研、投资、施工、基础设施、安装、装饰、钢结构、物流等多个行业,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等多个总承包及专业类资质。目前在岗职工2152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注册建造师1290人。

??接手平安金融中心这一项目,曾参与过北京奥运会主场馆之一水立方建设的项目副总工程师李彦贺自豪地说:“这一工程项目在管理上,实现了从基坑到装机到底板到主体结构再到竣工,由一家施工单位总承包的创举,这在中国超高层建筑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工程施工高峰时每天有400吨钢构件、160吨钢筋、800方混凝土等进入工地,同时现场有土建、钢结构、机电、幕墙、装修等众多专业同时作业,参建单位最多时达到上百家,施工工人最多时达3000余名,如何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才能满足各专业的需求、保证流水施工顺畅,将整个项目的当前工况与预期工况精确地纳入可控状态,对整个项目实现精益管理,是总承包管理时的重点,也是对中建一局人管理智慧的巨大考验。

??中建一局针对此项超级工程管理特点,将总承包管理定位为“从基坑至项目竣工全过程总承包管理”、真正意义上国际化总承包管理,将总承包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国际化高度,追求实现项目建造的高效施工、精益管理。

??具体而言,作为项目与各专业(包括相应承包商、监理、业主等)对接的窗口,项目特设“总承包管理部”负责与业主、设计、监理进行业务沟通交流,协调总包单位与各家分包单位各种关系,做到沟通及时反馈,中建一局项目员工意识逐步从“土建专业承包商”向服务于业主的“大管家”转变,树立起了国际化总承包管理意识。作为总承包,承包商进场后中建一局项目各部门详细审核其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了解其需求,与承包商进行充分沟通、说明,在不影响项目整体布置的前提下,提前策划,协助其合理安排工作。通过项目总承包管理为项目节约工期约3个月,同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核心筒结构的成功封顶,也意味着中建一局在国际化总承包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一步,取得了巨大的阶段性胜利。

??“金腰带”和“定楼神针”,撑起空中巨龙

??在超高层领域,有一个并不成文的说法——300米是一个门槛。对于一座规划高度超过300米的建筑物,每增加100米,无论施工难度还是对技术支撑的要求,都有着大幅的递增。坐落于寸土寸金的深圳市中心的平安金融中心工程,可用施工面积仅有18000平方米,还不足高度为828米的哈利法塔的百分之一。就是在这样的空间内,中建一局的建设者们建造了一座相当于6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综合性大型超高层建筑。而这段传奇的缔造,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首先,要解决垂直运输问题,也就是电梯。当建筑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合理协调而高效的设计理念来平衡电梯核心筒效率和电梯井道空间,那么夸张点说,楼内可能就仅剩下电梯了。

??平安金融中心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公区被规划为7个电梯服务区域和直达顶楼观景台或餐厅使用的专用电梯。整栋大楼共设有79部双层轿厢电梯。电梯容量从900公斤到45000公斤,速度最快达到10米/秒,不到一分钟就可以上升至顶楼。设置两个空中大堂,均有六台高速双层穿梭电梯,可节省低区电梯井空间,减少建筑物核心筒尺寸。同时在空中大堂中采用了人群感应器控制,各电梯会根据穿梭空中大堂的需求制定电梯出发优先次序,从而保障了竖向交通人流运输问题。

??其次,就是整栋大楼的结构形式如何能够支撑它到达600米的高度。

??想要站得高且稳,必要根基深,这就是所谓的补充原则。平安金融中心基础采用超大直径桩及超大超厚筏板,地下室5层,深28.5米,底板厚度4.5米,再往下有约深度超过30米的大直径灌注桩,桩端最深处能达超过60米,按普通住宅标准层层高为2.8米的话,那就是21层楼高。

??平安金融中心塔楼主体结构采用巨型钢斜撑外框架 劲性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伸臂钢桁架结构 空间带状桁架 角部V形撑体系。首层为满足嵌固条件,地下室顶板设置2000mm×1800mm(宽×高)的巨型钢环梁,这就像是把两个东西给驳接起来而在连接处加强。核心筒主要采用型钢-钢筋混凝土筒体,墙体洞边及角部埋设型钢柱。地下5层至地上12层采用内置钢板剪力墙,周边设置型钢柱、型钢梁约束,局部楼层受力较大的连梁内设窄翼型钢梁。

??塔楼外框结构主要为8根巨型柱、7道空间带状桁架、7道平面角桁架、巨型钢斜撑和角部V形撑及各层由带状桁架分层支托的框架柱、梁组成。8根巨柱倾斜向上,底部的尺寸约为6.5m×3.2m,开孔直径9.5米,在国内外都属罕见,“每根巨型桩都深入岩层,单根的承载力可承载世界最大的航母。我们把它们称作是‘定楼神针’。”技术人员这样形象地比喻说。它们与核心筒剪力墙共同承受着平安金融中心的巨型竖向荷载。7道空间带状桁架如同7道“金腰带”稳稳抱住了塔楼,联系了内筒和外框,使之共同受力。

??为了抵抗地震作用及600米高空中的风荷载,平安金融中心采用了两组重达500吨主动防御的BMU阻尼器。当地震或飓风来临的时候,阻尼器中的重物就将沿着轨道运动,消耗其能量,这样作用在建筑物的能量就会减少,而结构体系承担的作用也就减少了。

??每天1米,创世界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施工纪录

??设计上的完备仅仅是一个开始,更为巨大的挑战是在将蓝图变成实物的过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诸如超大、超深人工挖孔桩施工与巨型、超复杂环境基坑支护施工挑战,超大底板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巨型钢骨、钢桁架吊装施工国际技术挑战,超高、高强混凝土结构泵送、浇筑施工管理挑战等一系列超高层施工中的行业尖端难题,无一不在挑战着中建一局人的智慧、能力与胆魄。

??1、超大桩基施工技术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为了建造这座总重达68万吨的超级工程,在基坑底部设计了8根垂直开挖深度达30米、总深度达60米的基础桩,中建一局为解决柱群开挖相互影响、成孔过程自身稳定问题及对支护体系与周边环境的巨大影响,通过精心施工部署和技术创新采用跳桩法开挖、预钻孔钢管注浆加固措施,并采用能够大幅度降低产生噪音和土体振动绿色施工技术——大直径超深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工艺,共完成了8根直径8米桩长30米、239根桩孔直径达1.1-1.35米、桩长达40米-61米的工程立柱桩施工。这些巨型桩成功埋置,展示了中建一局集团在深基坑设计、施工中的雄厚技术力量。

??2、超厚底板施工技术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主塔楼底板厚度4.5米,总方量为28285立方米,强度C40,抗渗等级P12,其底板体量之大、厚度之深为国内罕见;同时,底板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低水化热、低收缩、低钙、高工作性、高抗裂性、高强度的标准,设计难度、施工浇筑技术难度极大。中建一局针对此项技术难点研究出“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底板连续无缝施工技术”,开发适用于大体积基础底板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并且探索出一种足尺模型试验与有限元计算对工程结构进行高精度模拟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出了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使用溜槽工艺的快速浇筑技术。最终在经过90个小时、2900车次、1800人次共同奋战下,成功将底板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成型,其实际底板混凝土温度控制低于65℃,这一混凝土浇筑工艺经过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达到了民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准。

??3、超高液压自动爬模施工技术

??在超高层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模板体系是一个关键技术挑战,中建一局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将液压自动爬模系统应用于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不但适应了该项目的复杂多变的结构体系,更加实现了核心筒结构的流水施工,使得平均施工速度达到1米/天,创造了世界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世界纪录。

??核心筒结构墙体厚度变化巨大,其厚度由最大的1500mm变化至500mm;针对墙体的连续由薄变厚、由厚变薄的变化的特性,本项目在爬模施工过程中创造性提出了连续变截面斜爬工艺,在巨柱爬模实现了4.41°长距离、大角度连续爬升施工,解决了在超高层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墙体厚度变化以及巨柱倾斜引起的爬模倾斜爬升的难题。针对项目墙体转换为斜梁的特征中建一局集团创造性了提出了爬模空中解体改造工艺,将台梁式爬模架体改造成三角架式爬模架体,创造了超高层爬模施工中的一个新高度。

??4、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混凝土核心筒剪力墙混凝土泵送高度555.5米, 强度均为C60,巨柱强度为C70,主塔楼混凝土总量共约18万立方米,该体量混凝土将可以填满86个奥运会比赛标准游泳池。中建一局针对混凝土泵送的难点,通过定制先进的泵送设备,实现了将C60高强混凝土一次泵送至555.5米的创举。

??承担输送功能的血管共由四套超高压泵管组成。泵管全部使用150A超高压管,采用耐磨合金钢复合材料(45Mn2)制作而成。承担输送动力源泉的为3台最高出口压力为48Mpa的超高压泵。核心筒上安装2台臂长18米的全液压遥控式布料机,随爬模一同提升,犹如两支笔杆360°无死角在核心筒上一层层用混凝土绘画,筑成一个擎天的巨人。

??5、超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结构最终用钢量约为10万吨,大约可建14个法国埃菲尔铁塔,2.5个“鸟巢”,设计复杂,在现场施工中面临着双向倾斜拼接、高空作业、双机抬吊、高空翻转的挑战,施工难度极大。

??中建一局针对钢结构的施工难度首先在塔吊的吊运能力上给予了充分考虑,在核心筒上外挂部署了四只强有力的支撑铁臂-4台动臂塔吊,并且成功解决了结构的整体构造、墙体附着节点设计、高效拆卸周转等施工技术难点。面对塔吊在爬升过程中支撑杆改装这一技术难题时,中建一局人设计出悬挂式改造技术,加快拆卸进度90余天,行业专家一致认为此项技术达到国际尖端水平。中建一局对于钢桁架与巨柱钢骨精确吊装的难题,中建一局人革命性地使用BIM技术进行模拟预拼装,精确到毫米地在空中进行定位、拼装、焊接。面对长度达到16.33米的超长立焊, 16名工人同时、对称、等速作业挑战,实现了UT探伤合格率达到98%以上……

??绿色施工, 成就企业品牌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作为国内新型超高层建筑的代表,中建一局在投标开始阶段即对项目的绿色施工进行了全方位的筹划,不论是材料的选用亦或施工方法的确定,都确保绿色施工的理念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终。

??中建一局在施工管理中注重在环境保护、节材、节地、节能、节水即“四节一环保”5个方面,对整个现场进行绿色管理,同时针对专项污染源如噪声污染、水污染、光污染、扬尘等进行包括隔离、封闭贮存、遮挡等经济、有效的传统处理方式,更加注重在技术上选用绿色施工工艺如先进混凝土输送泵、先进塔吊等先进设备和自密实混凝土等绿色设备与材料。

??在选用原材料厂家时中建一局将绿色施工要求作为筛选的重要指标,对混凝土、钢材、砌体、铝型材等主材提出有明确的可循环利用成分要求;在节能方面,中建一局所选用大型机械设备均为绿色节能型设备,且项目所有灯具全部使用节能LED灯,并有专人对项目每月能源消耗进行统计分析;在节水方面,设立废水贮藏池及雨水收集池,将日常可利用废水用于降尘、养护、机器降温、清洗等用途,大大降低了项目用水量。

??经过几年的坚持与努力,中建一局的绿色施工管理已从方案规范深入到了现场的每个角落,荣获了“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并即将完成LEED金级认证,将绿色施工作为了公司发展的战略方向与企业品牌。

??基于信息化革命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中建一局将BIM信息管理技术用于本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将其作为实现项目集成化管理思想的一个工具,形成了一个集全寿命周期管理、集成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创建了基于BIM技术项目的各项数据与信息为基础的动态的联动的项目动态多维数据模型,实现了在策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运营等各阶段对项目进行分析、可视化、模拟、造价计量等方面的工作。将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传递载体方面的应用,也做出了创新和尝试,通过整合 BIM 与先进的数据获取技术,如 3D 激光扫描和 FRID 技术,实现了建设项目的数字化。同时将BIM技术与绿色施工标准结合,将其作为绿色施工的一个技术手段,为绿色施工提供了基础。

??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文明防护施工,是贯穿于整个施工周期的重中之重,也一直是超高层施工领域重点与难点。为满足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中建一局共投入数千万元进行相关设施的采购安装以及进行相关的教育宣传。根据现场施工作业面,在传统的四口五临边的安全区域划分基础上,根据超高层项目的特殊的施工工艺及安全防护标准定位,建立起了一套又上至下包括核心筒钢构、核心筒墙体混凝土、外框钢构、外框楼板混凝土、内筒楼板核心筒等五个施工作业面以及后续的装修及机电安装施工作业面安全防护结构,建立起了一整套全方位的空间立体防护体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出现一例安全事故,荣获了AAA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深圳市优质样板工地等等奖项。

??平安金融中心项目通过一个多面的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完善的管理教育制度,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将整个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纳入可控的范围之内,创立国内超高层建筑安全防护的典范,缔造了一个超高层施工的安全、文明传奇。

??结语

??不辱使命,续写传奇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在555.5米核心筒结构封顶后,还将继续塔楼外框结构施工以及整个项目的“皇冠”——塔冠部分钢结构施工,项目预计全部竣工将在2016年,其建筑总高度将突破600米。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也将发展为一个包括办公、商业、会议、观光、交易等功能的大型商业综合项目及国际金融中心。

??在中建一局人看来,项目封顶只是新的起点,他们将牢记责任、不辱使命,一如既往奋战在这一片土地上,努力攀登着这一神州大地中国建筑的高峰,不断续写着一个个属于中建一局人的传奇篇章。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