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力价格战反思太阳能水箱市场生态环境
近日,格力电器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展开促销,并向同行下战书一封,称“20年来首次发动价格战,斥资百亿回馈消费者”。
最近几年以来,董明珠掌舵下的格力电器在空调市场上就一直采取“赌一把”策略。在完成1000亿目标后,每年200亿的增长并不符合市场增长规律,却因为之前的好天气让格力赌对了。不过,眼下的“坏天气”再加上“糟糕的环境和低迷的需求”,让格力电器每年200亿增长的赌局似乎要堵输了?
家电行业如此,在太阳能水箱行业亦是如此。一方面水箱企业做为配套企业缺乏应对市场冲击的快速反应能力,传统的水箱企业就像水煮青蛙,当市场热起来的时候,心却凉了。
另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低价竞争,种种乱象充斥着水箱行业,在搪瓷水箱主要分布的省份中,仅30余家专业生产企业,年产能力就达530万台,而实际2014年1-6月份实际销量仅为105万台,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企业资金回流困难,为了能使资金快速回笼,增加市场占有率,很多企业琢磨起了价格战,其实这个市场不是价格问题,是需求问题。”在需求缺乏的市场条件下,激进价格行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其实很多人心里都非常清楚,不到“万不得已”、“千钧一发”之际,断然不可能采取“低价格战”手段。
价格战是百害而无一利
近几年来,尤其是随着搪瓷水箱市场的崛起,水箱市场形成了搪瓷、不锈钢、纳米等不同材质的竞争局面。价格战也逐渐渗透到水箱市场,其实不管是老企业、还是新企业、或者是小企业,可能只要参与太阳能水箱市场的竞争,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一轮“市场价格战”。
不夸张地说,对于水箱企业企图通过“低价格战来撬动行业竞争格局”的阴谋可能也会像格力空调那样彻底破产。
实际上,一些水箱企业“打低价格战”,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带来的结果不只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更重要的是会冲击市场上已经形成的稳定价格体系,最终还会伤害市场销售人员的斗志。
而低价格战带来水箱市场和消费者的教训是“惨痛”的,大量的“低价低质”水箱进入家庭之后,无法正常使用,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内胆漏水、水箱换热率低等一系列致命问题。甚至一些企业在价格战中被淘汰出局,遗留在市场和家庭中的水箱产品成为“孤儿”无人保养和服务。此外低价竞争大量透支了水箱企业的盈利能力,让企业之一停留在简单的加工组装而缺乏自主性和原创性的研发创新能力。
堵对当前,输掉未来
纵观近几年在中国市场上出现的价格战:康师傅对统一,华为对中兴,京东苏宁价格战,没有一家企业是通过低价竞争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的。无论是当初价格战的开创者,还是价格战跟进者,都成为最终的受害者。水箱行业里部分企业只有弃价格向价值转型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对于当前一些水箱企业来说,这种低价竞争的方式不只是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不负责任,更是对于市场上的水箱用户不负责任,因为一旦水箱企业的经营受到价格战的冲击和影响,众多用户家中的水箱保养和售后就成为难题。
虽然,我们可以理解一些水箱企业“价格战”的良苦用心,但是我们却没有办法认同并支持水箱企业这种“价格战”的举动。想想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为了共同的利益竟然携手形成价格联盟,相互扶持。我们的水箱企业需要更多的是“抱团”而不是拼个鱼死网破。
格力说过一句话,健康的价格是存在的,好空调也可以有低价格。太阳界作为一家太阳能光热行业资深媒体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很可能扭转不了价格战的局面,但是我们也期望水箱行业如同格力所言,好水箱也可以有低价格,低价格可以做出高品质的水箱。随着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我们的水箱企业也会回归产品,打出真正的价值战而不是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