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市长批示查处违建两年未解决
长江商报消息 小区架空层违法改建后出租出售
本报讯(记者 周舜尧 王碧涛 刘迅 李璟 明凌翔 实习生 冯思雨 史珍珍 李玲)小区架空层被改建成住房后出租出售,市长对此批复查处两年无果……昨晚,武汉市第四场电视问政曝光了一批物业管理乱象的问题,武汉市房管局局长何艳向短片中居民一一保证马上整改。
此外,昨日电视问政还聚焦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对此,武汉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耀斌在节目现场表示,政府“三公”经费应主动、彻底、及时向社会公开,并且要让老百姓能看得懂。
部分城区“三公”公开不及时
截至6月3日,江汉区、蔡甸区、黄陂区仍未查到上网信息;汉南区、新洲区网上“三公账单”数据不全,也没有在网页醒目位置标示链接图标。近一半区政府是在5月底和6月初才陆续上网,且江岸区、硚口区欠缺“三公经费”数据公示。
【现场回应】
主持人:是什么时间批复市里部门的财政预决算的?
周学云:法律规定,在人大批准政府预算后,要在一个月内批复各部门预算。今年市里是在4月8日以前全部公开的,区里按规定应是明年。但在市里作出公开承诺后,我们要求区里今年5月底以前全面公开。
郭胜伟:6月初了还没公开,这不正常,但延迟公开有很多原因。首先按省里统一规定是2015年公开,我们提前一年,很多区里准备不足;其次是领导认识不足,审批过程还没有完成。
主持人:我们今年公布优先了,是走在了前面吗?“三公”经费公开的时间和方式有统一标准吗?
贾耀斌:我们在时间和动作上是在前面,但在质量和群众的要求上还有很大差距。这是我们今后努力完善提升的一个过程。目前有公开标准,还在不断摸索中。“三公”经费应主动、彻底、及时公开,还要让大家看得懂,但我们可能还没完全做到。
部分“三公”账单令人费解
【短片回放】
70多个市直部门出国(境)经费预算合计高达2580多万元,其中6家单位该经费预算过百万元,占全部经费的1/3。比照分析今年市、区人大、政协的“三公”经费,江夏区、新洲区公务接待预算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十分接近,但两区政协公务接待预算则超过市政协。
【现场回应】
网络名人:“三公”经费公开应追求务实、规范和透明,仅列出数字是不够的。请问制定“三公”经费预算时是否有严格标准?
郭胜伟:应该有,但是每个部门数字不一致有很多原因。例如有些区里的机构设置不一样,统计口径不一样,还有管理上有问题。今年区级预算的公告,是我们尝试的第一步,随着年限积累的数据越多,在科学化和管理水平上就会有提高。市级的已经经过好几年实践,所以管理水平比区级高。
网上“晒三公”百姓看不懂
【短片回放】
市直部门和各区目前网上公布的“三公”账单均是表格加数字的基本模式,公文色彩浓厚,大多数单位既没有往年的数字比较,对一些财政支出项目也缺乏必要的说明。多数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看不懂这些网上晒单,也不知道公布的数字真假以及如何分配。希望信息公开更详细一些。
【现场回应】
主持人:公安交管每年收那么多的罚款,能透露怎么使用的吗?
周学云:罚款收入是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全部上缴国库。
市民代表: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动向看不懂。如果使用经费的单位超支了怎么办?节约下来的又怎么办?有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
郭胜伟:对超出的部分,要报主管部门审批。第二年根据各部门的情况,对执行好的单位给予激励措施。
周学云:节约的资金可由单位接管使用,超支的要扣减下年预算。
媒体代表:武汉在“三公”经费透明度方面有哪些突破举措?
贾耀斌:我们的时间提前了,范围扩大了,内容细化了,以前不敢或很少公布的专项经费正在陆续公布。但今后路还长远,有些问题还要迈更大步子,例如专项经费。
【现场点评】
王国华:武汉“三公”经费公开在全国比较领先,下一步怎样让老百姓看得懂看得完看得清,要有更好方式。
架空层违法改建后出售
东西湖区吴家山街的嘉禾园,楼房架空层被出租、出售;东湖高新区的锦绣龙城地下公共停车库开了家洗车店,占用8个停车位,还用玻璃隔出工作间。
【现场回应】
主持人:这属于违建行为吗?
何艳:住宅楼的底层,一种是供业主休憩和娱乐,一种是标明实际用途的,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改变规划用途。问政后,立即要求区局作出答复。
嘉禾园居民连线:两年半前唐市长批复查处的问题,为什么到今天仍没解决?
何艳:我给您道歉,我们工作不到位,业主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及时保障。我在这承诺,立即组织专班,对架空层违法、违建进行核实,督促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将协调执法部门,依法拆除。
媒体代表:请问张光清副市长,今年2月对物业企业监管做过承诺,您觉得履行到位了吗?
张光清:从短片和调查了解的情况,物业管理多年积累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正在推进中。
媒体代表:发生物业纠纷,居民除了等,还有其他办法吗?
张光清:一是房管部门会同城管部门,对违建强制拆除。第二,由业主委员会申请法院停止侵权,恢复原貌。
物业费涨幅超过GDP增幅
【短片回放】
东西湖区万科西半岛小区物业费从1.6元涨到2.24元,出示的涨价方案加盖了业主委员会公章,但委员会前年已到期,公章在派出所封存。居民戏称,他们的服务费涨幅超过了武汉市GDP增幅。
【现场回应】
主持人:业委会“真空”,违刻公章,擅自涨价,区房管局工作人员说沟通。您认为,是沟通,还是该制止。
何艳:物业服务是市场行为,应质价相符。价格调整应有法定程序,由小区业主投票选择,人数超半数以上。
主持人:很多居民投的弃权票,可都算同意,怎么办?
何艳:如果程序不规范,就该叫停,责令整改。
居民代表:现在物业又贴出涨价通知,从去年10月起涨价。你们是不是不作为?下一步怎么办?
何艳:我承诺,监管不到位的立马整改,暂停新收费标准。会同物价部门对投票合法性进行复核。由于业委会到期,甲方缺失,督促抓紧换届选举。但物业成本上涨是客观现实,价格适度调整,行业才能走下去。
昨晚,电视问政现场短片反映万科西半岛小区物业伪造业主委员会的公章,超标涨价。本报记者 傅坚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