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电视问政 搅拌站扎堆附近PM2.5爆表

武汉电视问政
武汉电视问政

  长江商报消息 环保局长建议起诉不作为政府部门

  ■ 本报记者 周舜尧 王碧涛 刘迅 李璟 明凌翔 实习生 尚水英 史蓉珍 李玲

  小学年年订校服、扬尘让医院不敢开窗户……昨晚武汉市第三场电视问政曝光了一批教育乱收费、粉尘污染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现场接受问政的官员表示下去后立即整改。

  空气差致医院常年不敢开窗

  东西湖银潭路附近,因为有5家搅拌站扎堆,每天都有大量的水泥罐车进进出出,沿途有大量滑落的水泥。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正好在这条路上,最需要保证空气畅通的病房,却长年不敢开窗。

  【现场回应】

  媒体记者:如果秦市长的办公室在这个医疗中心,您作何感想?武汉去年将所有搅拌站搬到三环外,现在对三环的环境和交通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当时就没有预判吗?搅拌站周边的路总是修好了又坏,搅拌站周围的路能修好吗?

  秦军:肯定难以忍受,肯定受不了。这个地方供给一定区域的混凝土,随着建设项目的终结,这个地方的搅拌站将逐步分散。在下一次的搅拌站配置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搅拌站周围的路修不好,但必须修。进搅拌站的车都是重载车,如果不修,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现阶段只能这样维持下去。

  市民代表:丁局长,短片上反映的地方,PM2.5达到了多少?

  丁雨:可能在1000以上,爆表。

  市民代表:如果每天这样爆表,住在这里的居民怎么办?

  丁雨:首先可以向环保和建设部门投诉,另外,起诉不作为的政府职能部门。

  小学毕业要订10套校服

  在江汉区育才二小,每个年级的学生校服样式都不同,且款式年年变。有家长算了笔账,一套校服上百元,一名学生从一年级到毕业,一共要买近10套校服,需花费近两千元。

  【现场回应】

  乌克兰留学生:我们没有统一的校服,由父母和孩子按每个学校规定的颜色自己去买。我看了短片很难理解,买校服真的有必要吗?

  徐定斌:学生着校服有必要。我很羡慕你们的状态,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实施还有困难,但这是今后我们探讨的方向之一。我们会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完善校服订购的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完善家长、学生和学校共同参与选择、洽谈、决策的机制。

  【现场点评】

  陈鹤:国家教育部鼓励学生统一着装,但部分家长有异议,可能是对校服本身不满,或质疑学校的动机,以及家庭经济困难造成。建议将买校服的决策权交给家长和学生,并对购买过程、价格公开透明,倡导爱心企业对困难家庭捐助。

  两万元培训费“打水漂”

  武昌的吴女士2009年6月在光谷新动态英语培训学校报读课程,一次性缴纳20400元学费,但中途因一次缺课被学校要求停课一个月,并拒绝退费。投诉到东湖高新教育局,被告知该培训机构虽办学十年,但根本没有资质,且工作人员称人手不够查不过来,不投诉就不知道。

  【现场回应】

  网络名人:工作人员调侃被骗群众,这种麻木的态度是不是教育局的态度?顽疾存在上十年,有几百上千家,教育部门知道吗?为什么不管?一定要群众上当受骗和曝光才行吗?

  徐定斌:这不是教育局的态度,是他们没有尽到责任。按照规定,对辖区里的培训机构,如果够条件,就要对其审查认定;不够,就要提醒政府综合执法取缔。

 学校老师转战校外“补课”

  5月24日,多名学生在武昌水果湖横路一家名为新慧培训学校补课,工作人员称请的都是武珞路中学教师。家长反映,老师要求学生每周六上午来此补课,每月学费1000元。一名在此补课的水果湖一中学生介绍,是自己的班主任上课,并借用该校的教室。

  【现场回应】

  主持人:校外补课允许吗?

  徐定斌:有偿家教行为,武汉市2003年就出台了规定明例禁止。我们2013年至今共接到90起投诉,都逐一进行了查处。这些老师是少数,不是主流。

  我们理解家长的心情,作为教育局长我心里不是滋味。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学习有周密的安排,建议家长不要过度担忧,真正优秀负责的教师,是不会搞有偿家教的。有偿家教是明例禁止且处罚严厉的,查处有困难,但我们是有信心的。

  昨晚,电视问政现场播放短片反映学校“校服乱相”问题。本报记者 傅坚 摄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