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企业:探索EMC“掘金”之路

提要:近年来,在我国推进绿色照明过程中,LED智能照明受到业内普遍关注。探索城市绿色照明。作为市场化新型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的推广处于初期阶段。冯辉表示,预计2014年全国照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年节能能力将达到233万吨标准煤,2015年达到336万吨标准煤。

  近年来,在我国推进绿色照明过程中,LED智能照明受到业内普遍关注。而LED照明与EMC 合同能源管理 模式的结合则使城市绿色照明步入一个新的台阶。日前召开的中国智能照明及合同能源管理研讨会向人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号,EMC模式将成为城市绿色照明的主流趋势,预计今明两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2亿元。

  探索城市绿色照明

  作为市场化新型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的推广处于初期阶段。这种模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降低自己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EMC模式在推广之初首先进入了政府采购市场。由政府提供担保,企业从节能效益中获益。最初的试水则选择了LED绿色照明项目

  绿色照明始终是低碳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自我国启动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工作以来,截至2013年底,共推广高效照明产品7.8亿只,年可节电32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200万吨。

  而LED节能产品则因其更绿色环保、使用寿命更长而日渐崛起。据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耀海介绍,LED产品替换荧光类产品节电率在50%以上,若全社会实现LED照明产品替换,每年可节电约3500亿千瓦时,相当于4座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

  我国的照明产业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支撑,发展迅猛,尤其是LED照明产业。据悉,我国现有LED照明产品生产企业5000多家,产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产业发展正步入快速上升时期。

  因此,在LED绿色照明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顺应潮流,把握绿色照明与EMC模式结合的契机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LED照明与EMC模式的结合是从国家‘十城万盏’试点项目开始的。”半导体照明网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冯辉介绍,“十城万盏”项目计划在北京、上海等多座城市建置200万盏LED路灯,但政府无力承担更换路灯所需的巨额资金。而在EMC模式下,专业节能技术服务公司接受客户委托,通过与客户签订能源服务合同,自带资金实施节能项目,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必需的设备、技术、资金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为客户节约下来的能源成本获得收益。“这种方式解决了LED路灯示范工程投入大、风险高的问题,也保障了生产、消费和金融三方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实现了‘政府、企业、公众’的三方共赢。”冯辉如是说。

  笔者了解到,厦门市在探索城市绿色照明之路上就鼓励采用EMC模式。厦门LED专项节能改造项目计划力争到2016年底前完成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52万盏LED照明节能改造,实现公共照明领域普遍使用LED照明产品。项目实施后,将实现年节约用电约5000万度,年节约标准煤1.75万吨以上。

  采用这一模式的节能服务公司将获得相关的财政补助。单位投资开展的LED节能改造项目,按照项目完工后实现的年节能量,给予350元/吨标准煤的一次性补助。能源合同到期后,投资单位可以免费使用灯具,还可以获得能耗节约的利润。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