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怪相揭露陶瓷行业不合理竞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建陶行业在市场经济浪潮的试探性冲击下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掀开了建陶行业大发展的序幕。到90年代初中期,陶瓷行业发展进入第二阶段,“要发财,搞建材”,高额利润吸引各种经济成分的陶企如雨后春笋涌现,而陶机、色釉料等配套产业也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1993年中国建陶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中国初步奠定了建陶生产大国的基础。随后建陶行业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90年代中期至末期整个行业突飞猛进,私营企业全面崛起替代了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的辉煌地位,“改制”一词贯穿第三阶段。
进入新世纪至今,中国建陶开始进入转型过渡期。企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渠道争夺异常激烈,行业面临着在产品同质化与品牌同质化的双重难题。能源、原料与环保日益严峻,促使企业大规模迁移并形成新的产业格局。
在转型的过渡期间,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生存压力、环保压力与急需发展的地方政府一起,造成了建陶行业当中诸多不合理现象。
无序扩张
由于过度开发,世界最大的建陶制造中心佛山产区在世纪之交出现了严重的陶瓷原料短缺现象,所需原料需要从清远、肇庆甚至更远的湖南、广西等地采购,导致原材料成本全面上涨。与此同时,燃油、电力等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以及供应紧张等成为制约佛山、四川等产区发展的更大瓶颈。而建陶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粉尘、噪音等更给产区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出台限制建陶产业发展的政策。尤其在佛山,政府“腾笼换鸟”的强令使企业不得不开始搬迁。三大因素的影响,开始催生了席卷全国的产业大迁移。
在广东,新世纪伊始,佛山建陶企业开始大规模向三水、高明、清远、河源、肇庆、恩平等地转移,“圈地运动”越演越烈。而当地政府为招商引资也以优惠的政策以及低廉的土地价格吸引建陶企业。
新中源进驻夹江、东鹏投资淄博,分别开启了“东陶西进”、“南陶北进”的序幕。此外,福建建陶资本自2003年起分别进入广东、山东等产区大建生产线,形成了“福建现象”。此时,建陶行业原有的“三山鼎立”格局演变为“三山一海夹两江”。而北方的法库、广西藤县、湖南岳阳、湖北当阳、江西高安等政府也在大力发展建陶工业,大规模招商引资以承接佛山、福建等地建陶企业的转移。
随后,佛山作为全国重要的陶瓷产区,每年都会吸引不少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团前往。到2011年《陶瓷信息》报开展建筑陶瓷砖产能调查时,全国除北京、天津两地外,其他省份直辖市均有陶瓷厂甚至陶瓷产业园的分布。
在2006年全国产量达43亿平方米,当时这四地的产量超过全国产量的80%。但在2006年之后,我国建陶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连续四年出现两位数的增长,到2009年全国产量超过64亿平方米,增长近50%,而且2010年上半年仍继续保持着高增长。
抄袭成风
目前,陶瓷行业整体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企业间产品互相抄袭现象相当严重,阻碍了建陶行业的健康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尖端企业造成伤害——— 知识产权在社会上虽然已经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常识,并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陶瓷行业中,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重视却远远不够。业内更多的企业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谈资,而对于它在社会上的影响以及在市场上给企业带来的困扰却熟视无睹。
佛山陶瓷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产区和陶瓷商贸、信息中心,全国最为集中的陶瓷人才聚集地,具有国内最为完善的产业链,国内领先的工艺技术,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和知名度,是佛山重要的名片,是一块“金字招牌”。但这块“金字招牌”之下,却掩藏不住抄袭、仿冒的阴影,特别是近几年佛山产业升级转移,新兴产区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很多外地的陶瓷企业仿冒佛山陶瓷的品牌和商标以扩大市场,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侵权的形式五花八门。
佛山陶瓷协会曾发起“佛山市陶瓷行业品牌侵权问题研讨会”,其发布的《外地企业仿冒佛山陶瓷品牌侵权调研报告》显示,BOOE仿冒BODE(博德)、EVGOO山寨EAGO(益高卫浴)、OUMAER冒充OUMER(欧美尔卫浴),而ARROW箭牌则是重灾户,被翻版抢注成ARRCW、ARRQW、ARROM、箭牌国际、香港箭牌等等,有些已在香港或海外地区注册,甚至有些不法商贩公然打出代理注册商标、专利及外地品牌的广告,使正牌企业的权益受到重挫。
除了品牌和商标的仿冒外,产品的抄袭事件以及由其引发的纠纷,近年来在行业中频频发生。建陶行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频繁,有些企业想要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却吝于在研发创新方面下成本,在其他企业新产品出现之后,就买回来照抄,使得市场上产品的同质化日益严重,“千人一面”的现象在市场上随处可见,由于仿冒的技术高,即使是业内人士也难以辨别正牌产品与仿冒产品,消费者更是无从辨识。产品同质化之下的价格竞争,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更短。无需付出创新研发成本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利益,而创新企业反而利益受损,打击了研发和创新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