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超: 低碳经济需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减耗
2013年度500强开发商首选供应商品牌测评启动<<<<<<<<点击进入
2001年9月1日北京开始实施《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尽管北京市在加强节能技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强制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建筑节能工作上有很大成效,但随着近年新建建筑体的数量不断攀升,以及市民对居住舒适度要求的提升,建筑耗能在近几年也呈现出快速上扬趋势。
随着工业节能潜力日趋缩小,建筑物节能已成为北京市现阶段节能减排的主战场,如何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促进低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新华网专访了正在参加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房超。
节能减耗,打造智慧建筑
房超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提案是在能源的消耗供应上采用和热电厂结合,推广溴化磷制冷。房超表示,节能减耗是近几年来社会尤为关注的话题,而建筑的耗能在整个能源消耗中占比接近40%,因而如何让建筑实现节能减耗,成了这个行业的一大课题。
目前建筑空调系统国外普遍采用技术是冰蓄冷。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尝试投入运行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但之后也出现了大型公共场所如商场、写字楼、体育馆在夏季中央空调系统冰蓄冷制冷技术耗能过多的争议。
房超认为,我国目前在能源的峰谷电价收费体系建立上尚不完善,并且由于蓄冰器承担负荷使得冰的耗能比较大,这种装置只能在低峰时使用,所以目前冰蓄冷基础还不是太好。不过,参照国外实例,溴化磷制冷技术已是一个非常成熟而有效的技术,推广这种技术除了需要政府的支持引导,还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保障。“目前这个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建筑节能实际上还没有提到相应的日程。”房超说。
同样,对于对城市集中供暖耗能的问题,房超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北京地区的集中供暖事实上并不是最节约的。由于有长距离的管道输送,造成了能源热能上的损失,没有分户计量使用,就变成了一种浪费。如果有一个很精确的计量来计算,这个浪费的能源至少在20%以上。如果采用分户,一是可以自行调节温度;二是在消费过程中用多少收多少也比较合理,集中供暖的话就没有人会想到出门去关暖气。”
除了节能减耗上的提案,房超在今年的两会上还与北京市住建委其他政协委员一起,联名提出了解决北京现有的住房公共维修基金使用效能的提案。房超认为,通过政协委员的作用来推动这些制度化的建立,这比政府单方面去推动要有效得多。
城镇化进程房企如何惠及于农民成为地产业新命题
今年也是政府职能转化加速的一年,在城镇化进程推进中,地产商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作为地产行业,2014将会以什么样的行动来惠及农民呢?
房超坦言这是个很大的命题。他表示,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是个必然的趋势。我国的8亿农民,未来或许连1亿都用不了,劳动力既然要消化,就必然要进行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就自然带来了城镇化。
“事实上,从建国到现在每一个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城都的进程。但现在如果是对城镇化有效、科学地引导,避免不科学的一些做法,就会极大地节约社会资源。”房超说。
房超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对各方面劳力产生了需求,就自然要有人进城,但是政府要将他们安置到哪里应该有所表态。首先,要让农民安居乐业,而不是成为盲流。如果工作稳定,适时就可有条件地与劳动保险结合;其次就是有效地引导,比如今年放开的土地产权流转。
“土地流转后农民可以以转包的形工将土地转让给其他经营者,有了收入,他们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经营,这时候城市就需要建立一些相应区域集中的城镇。如果城镇能够有效地合理规划,节约用地,集中进行服务配套,这能够极大地促进民生,改变农民的原有生活状态,使得城乡差距缩小,农民自然也愿意留在这样的新城,而这些城镇的建设工作就是地产商需要担起的责任。”房超说。
由此,房超也产生一个大胆的设想:目前地产商们还没有完全把触角延伸到这些城镇去,不过未来十年,这些新建设的城镇区域或将出现很大的产业,并且这种业态完全有可能占据行业半壁江山。
移动互联时代,每个行业都面临着如何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如何变革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大考,一些先行的地产商已经将整体战略扩张至资本和金融领域,原有租售楼的模式已一去不复返,涵盖高端旅游产业模式,产业驱动模式,大产业圈,新城镇、新农村模式建设成为地产业界的新方向。2014年也是国华置业公司的改革创新年,房超表示,公司也同样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苦苦思考变革和转型的方向,但现实中做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