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电梯行业需加大维保力度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2013:电梯行业需加大维保力度

提要:今年以来,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相继发生电梯事故,频频上演的“电梯惊魂”,使人们开始对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梯心有余悸。电梯,你到底怎么了?为何变得如此脆弱?年终我们一起与读者探究“电梯惊魂”的背后的时间,以此来规范行业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来发展。

2013年度500强开发商首选供应商品牌测评启动<<<<<<<<点击进入

  今年以来,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相继发生电梯事故,频频上演的“电梯惊魂”,使人们开始对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梯心有余悸。电梯,你到底怎么了?为何变得如此脆弱?年终我们一起与读者探究“电梯惊魂”的背后的时间,以此来规范行业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来发展。

  我国多地频发电梯安全等事故,“电梯夹人”、“载人电梯坠落”等事件,为此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商业建筑小区、住宅区、写字楼频发发生电梯安全时间,我们是否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由此引发的电梯安全事件已成行业频繁发生的典型事件,因此在电梯行业应该重视产品的科技含量,定期进行维修和改造,为用户提供安全的产品,确保将电梯安全事件当作头等大事在做,保证人们的日常乘梯安全。

  “我国电梯制造参照欧盟标准,但欧洲的电梯使用频率、客流量和中国有很大差距,造成现行标准难以适应中国国情。”广东省电梯技术学会负责人说。为何行业制定了相关的标准,电梯行业安全隐患依旧存在,而且近年来频繁发生危机人们生命与财产安全的事件,各地相关部门都出台了针对电梯维保安全的标准,然而,今年出台的相关标准来规范市场,事实胜于雄辩,均未获得良好的成效,原因何在?

  北京、深圳、杭州、大连等地相继发生电梯事故,频频上演的“电梯惊魂”,事件的背后有着本质的原因,在电梯事件的发生的背后是否为电梯的维保事件进行一一调查。我国法律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调整和检查,但对电梯的使用年限却没有进行强制规定,电梯只要在年度安全检查中合格便可继续使用,由此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电梯事件背后的原因何在

  业内人士指出,生产环节质量控制不严,采购环节极力压低价格。彭金声说:“目前国内生产的电梯大部分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但电梯行业存在恶性价格竞争,产能过剩。一些厂商出了所谓“经济型”电梯,这些经济型电梯与正常的电梯相比,有些功能就被减掉了。

  此外,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即将于2014年1月1日实施。明年将对全市公共交通、超高层建筑、老旧居民住宅等重点场所的电梯实施风险评估。今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下简称《特设法》)通过人大表决,将在明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也成为我国第一部对各类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作出统一、全面规范的法律。

  当然电梯行业未来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有分析人士提出,电梯行业的未来前景不仅包括巨大需求带来的增量市场,电梯的维修保护以及改造重装业务也值得期待。

  由于电梯在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电梯一般在使用10年~15年后就需要更换一些部件,或者重装新电梯。

  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的高楼大厦的兴建,电梯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着。 

  尽管电梯产量飞速增长,我国电梯的市场需求远未达到饱和的程度。随着电梯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迅速提高和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国产电梯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除高端电梯产品外,国内厂商和外资品牌技术上已经没有什么差距。随着国家建筑节能法规的出台,节能电梯将成为未来中国电梯市场的发展趋势。

  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李守林,就中国电梯市场表示,得益于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近十年来行业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0%。2012年电梯制造总产量达到了59.2万台,电梯保有量在 2012年年底达到了245万台,中国电梯市场占全球电梯市场的65%左右。但2012年与2011年相比较增长率降到了15.8%,首次低于20%。呈现出增量持续增加,增长率下降的局面。

  2013年的增长率将在18%左右,比去年提高2—3百分点,总产量将超过60万台,电梯保有量也将超过300万台。2013年的市场特点为:“热得快、温度高、持续时间长”。

  新一届政府将新型城镇化,作为未来十年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是扩大内需最重要的助推力,也是经济结构调整重要的内容。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将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应的提高,带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持续扩大,这将是电梯行业非常利好的消息,是行业大有作为的新机遇。

关键词:  住宅    维修  特种设备    事故      

电梯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电梯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