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防水价值回归
2013年度500强开发商首选供应商品牌测评启动<<<<<<<<点击进入
2013年是让防水行业心跳加快的一年,如影随形的渗漏引发建筑用户和媒体的口诛笔伐,混乱无序的市场让监管部门脸面尽失。正因为如此,拯救行业的政策措施才会密集出台,虽然来得有些晚,但终归让人看到了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正规企业感到欣慰。
政策重拳出击 规范市场步伐加快
2013年,政府部委颁布的文件和采取的行动特别多,而且很多政策都刺激着行业的神经。
防水行业成了国家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造假者的日子不再舒服。据悉,质检总局将继续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大案要案查办,督促地方巩固集中行动成果,防止反弹。并在此基础上,督促防水卷材生产集中地区组织开展区域整治,进一步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整治责任体系,坚持“打、治、建”结合,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为引导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健康发展,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制定了《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准入条件》,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或许是巧合,4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2013版《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13年5月1日起实施。
7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29日发布质检部门“质检利剑行动”防水卷材执法打假集中行动有关情况。对摸排出的217家生产厂点进行执法检查,查办违法犯罪案件161起,关停取缔生产窝点60个,查获无证生产或生产假冒产品厂点89家,吊销营业执照9家,现场查获假冒伪劣防水卷材34156卷,查获假冒包装物、标签10500余个,查获假冒其他企业公章15枚。
建筑防水乱象受央视关注 引发热议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漏水问题越来越重视,而尚不规范的防水材料市场无法满足人们对家庭防水的需求,房屋漏水屡见不鲜。建筑是百年大计,建筑工程除要求牢固以外,还要求防水、防潮等来保障它的正常使用和寿命。因此,家庭防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劣质的防水材料导致的房屋渗漏问题其范围之大,危害之广,超出人们的想象。
央视走访河北省秦皇岛市渤海明珠小区, 2009年,也就是他入住小区后的第二年,就因为房屋渗漏和小区的两千多户居民一起走上了艰难的维权之路。当时只是一百多户居民家里有渗漏,去年一场大雨过后,一共有九百多户家里都漏水,而且有的家里水抹过膝盖那么深。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的统计显示,秦皇岛房屋的渗漏率超过了80%,是华北地区最高的。而目前全国房屋的平均渗漏率为65%,地下建筑的渗漏率更是超过了80%。在建筑领域,投诉问题最多的也是房屋渗漏,占到总投诉量的25%。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原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
同时,报道批出,防水材料造假因市场广阔利益巨大,成本低廉,远比正规防水企业的利润高,其中一些不法分子混水摸鱼,假冒防水材料遍布全国建筑装饰材料市场,造假者更是非法牟利获取巨额利润。如用在建筑物上会直接给建筑物本身造成巨大伤害,缩减使用寿命,加大不安全因素。
建筑工程层层转包,工程实行最低价中标等,迫使很多工程使用冒牌伪劣产品,导致大量的房屋出现房屋渗漏。在南京、秦皇岛市等城市,有超过65%的住房出现渗漏现象。在过去的三年中,铁路系统的80%的工程中标企业都是小企业,其产品的成本低廉,质量得不到保证,伪劣材料横行市场。伪劣产品蚕食涂料市场,规范行业,打假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行业增长明显 防水动力增强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465家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进行的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9月份,防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1%,利润总额增长10%。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其他建材行业的年均增长率。
连续3年,防水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大幅增长,连创历史新高,行业总产值已超过1500亿元。
高增长的数字背后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防水产业需求势头不减,防水行业仍是朝阳产业。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他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也都对防水材料有巨大的需求。正是由于多方的需求,防水行业在房地产调控严厉的2013年仍然表现不俗。
另一方面,近年来防水行业开始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防水地位提升了、企业质量意识提高了、行业生态环境改善了。这三大变化推动防水行业企业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助推了行业的增长。
企业意识提高 联手提升行业价值
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预计,2013年主要建筑防水材料的总产量将达到15.42亿平方米。数量发展已不是行业的主要矛盾,如何提高防水产品的质量成为当务之急,因为居高不下的渗漏率已经严重毁损了防水行业的声誉,降低行业价值,加剧行业卑微,增加行业的风险。朱冬青理事长在各种场合屡次强调,防水行业要发展,产品质量提升刻不容缓。
如果说以前大多数防水企业还停留在如何“吃饱饭”的基础上的话,现在一些防水企业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成为百年企业”?
部分企业意识到,现在走的仍然是不可持续的外延式发展之路,依靠规模优势获取利润,一旦内部环境发生改变,外部竞争加剧,企业将难以为继。
今年4月,在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共同推动下,由北京东方雨虹、广东科顺、深圳卓宝、唐山德生、山东宏源等13家建筑防水卷材骨干企业率先发起的建筑防水行业健康发展产业联盟创立。
在这些企业的引领下,行业里的大中型企业逐步强化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意识,注重树立品牌形象。他们通过技术改造、核心产品研发、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严格把关原材料、严控成品出厂检测等手段,使防水材料的产品品质保持始终稳定。
集中度提高 房企战略成增长原动力
新浪地产(微博)对行业排名前5的企业调研,业绩增长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大约在30%左右。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增长因素一部分来源于原料SBS改性剂价格连续下跌,更多的是房地产企业的战略集采规模加大。
据了解,万科、恒 大、保利、龙湖等大型企业在防水材料的采购上,均已实现战略合作。远洋、华夏幸福基业等越来越多的规模企业也加入集采行列。东方雨虹、科顺、卓宝、德生等防水品牌都将与房企战略合作作为公司的重要战略。
随着房地产行业对防水的重视程度提高,让专业防水企业参与到房地产的设计、施工等环节愿望强烈,集中采购、战略采购成为必然趋势。大型防水企业与房企的结盟,不仅将优质先进的防水材料带进建筑工地,更将防水价值理念带入工程市场。
当低价中标、假冒伪劣与建筑渗漏成为必然的因果导向,单凭行业约束与企业自律以不能独善其身。修复行业生态、提升防水价值必须依靠上下游的重视。
防水市场的未来选择 人才>价格
市场成熟度的表现,往往不是以价格为唯一且主要评判标准,需要综合长远收益与影响。显然建筑防水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规模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已承担起材料以外的职责,研究建筑防水的二次设计,研究更为简便的施工工法及施工技艺培训,在整个的建筑防水产品链中,任何的薄弱环节都需要防水企业里参与解决。
正是这种市场模式,在建筑防水的复杂体系中,防水企业成就了完全的主导地位,也附属了更多的职责。而未来大型防水企业也将多元化发展,走在市场前端引导市场发展。
首先,建立标准化实验室提上日程。在防水行业理事会上,朱冬青理事长提出力争2014年超过50家企业通过标准化实验室验收。主要旨在加强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坚强原料验收、生产督查和产品检验制度。
其次,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节能培训,这将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手段,也是未来防水企业的主要盈利模式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