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防水材料应用研究 助推行业健康发展
2013年度500强开发商首选供应商品牌测评启动<<<<<<<<点击进入
一场比赛并不能真正诞生一位“中国屋面防水大师”。除了防水操作技术能力的积累外,防水相关专业知识的丰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的提高等,这些都是中国的防水工人需要在未来不断学习的技能,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防水业界的施工“大师”。
探寻建筑防水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前因后果,这也许比比赛本身更值得关注。
材料的价值要靠施工来实现
本次“联盟杯”全国建筑防水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是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与国家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40)站联合举办。
作为一个重点关注防水材料的行业协会,为什么要举办一个防水材料施工技术的比赛呢?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表示,这与防水材料的特性是分不开的。防水材料是半成品,它的使用价值的体现是要靠材料+施工来实现的,也就是业届常说的“三分材料,七分施工”。
目前,我国防水行业的材料生产水平已经与国际先进技术相当,国际上的防水材料产品品种我国基本上都有了,但是施工力量却相对薄弱,导致优质产品无法得到更好地使用。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秘书长曲慧从日本考察回来后曾说过,日本某防水施工企业拥有几十个工法,几乎每一种防水材料都有相应、配套的施工工艺。
而国内则不然,防水施工企业拿来防水新材料,来不及消化就直接使用了。材料生产企业由于对施工应用没有太多经验,对施工单位也缺乏必要的指导。这就亟需有能力的企业发挥能动性,加大对施工工艺的研究。
防水施工的过程控制很重要
防水施工是一项由多个工序组成的系统工程,过程控制管理不到位,不设置质量控制点,往往一道工序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防水质量。
而许多防水施工队伍中,不按规范施工、偷工减料现象普遍存在。工人们仅凭经验施工,求多求快求省,工艺流程管理混乱。常常出现如基层处理不到位、细部节点不注意、涂膜厚度不足等问题。
尤其到了防水施工的旺季,施工人员紧缺,私招乱拉农民工现象普遍,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边干边学,根本谈不上工艺水平。
没有好的过程,就没有好的结果。施工单位只注重防水施工验收,而不注重现场的施工管理,缺乏规范化的施工作基础,即使达到了暂时防水的效果,但是随着建筑物的沉降、伸缩变形开裂,以及材料自然老化疲劳失效,工程渗漏现象再所难免。
人才培养是提高防水质量的方式之一
朱冬青强调,要把人才培养作为转变行业增长方式、深化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筑防水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人才发展战略,即推进职业技能教育和培养,建立行业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鉴定制度,而如何落实施工的主体——防水工人的培训,成为悬在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目前防水行业施工工人的培训教育并不到位,工人的上岗证大多是靠笔试答题得来的,很多工人在实际操作时并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造成防水质量不过关。
有鉴于此,在2012年广西桂林的防水年会上,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就把今年定义为“行业的培训年”,决定建立行业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鉴定制度,并提出要进行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为此,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今年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包括多次考察欧美屋面施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习国外先进的培训方法;制订了系统的防水行业“培训年”培训计划和技能大赛的赛程规则;高薪从国外请来“洋教头”为国内的防水施工培训师授课,面对面传授先进的施工技术;先后举办了10多期防水工程施工职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各类人员600余人次。细致而周到的工作为此次“联盟杯”行业技能大赛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企业施工技术研究开始起步
与防水材料生产企业相比,我国并没有太大的防水施工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在防水材料的应用领域,进行持续的研究和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这个重任落到了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头上。
一方面,我国的工程招标以材料招标为主,如果施工工艺不配套,使用再好的材料也可能导致防水失败。另一方面,部分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兼做防水施工。作为施工的直接践行者,更应该以身作则研究施工技术,给防水工程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因此,防水材料生产商需要进行防水施工应用技术的研究投入,包括场地、装备、资金、人员的安排。
由于这部分投入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应,还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一些防水材料生产企业不愿意投入,施工技术研究成为防水行业的短板。这也是导致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不过,近年来,这种现状有所改变。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东方雨虹颇具代表性。
北京东方雨虹公司应用技术中心副主任刘宝印告诉记者,东方雨虹通过积极吸取先进工艺,总结成熟技艺,制定并实施了《施工工作流程标准化手册》和《施工工艺标准化手册》(包括屋面、地下室、室内等)。其中《施工工作流程》主要针对的是施工现场管理,《工艺标准化手册》则重在施工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在施工队伍中普及施工过程的标准化做法,用每年组织工人技术比武的方式进行强化,使得东方雨虹实现了工程质量标准化的全覆盖。
此外,广东科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唐山德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潍坊市宏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辽宁大禹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纪洪雨防水科技有限公司等,也通过施工技能的大比武、产学研合作、企业内外部培训等方式,对防水施工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完成了从防水材料开发到防水系统再造的转变。
一场比赛结束了,但它带给行业的影响并没有消散。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已经担当起防水二次设计及施工培训的重要职责。未来,除口碑营销外,防水施工技术应用研究也许将成为大型防水企业竞争的又一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