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变报道一:消逝的城中村 杨箕村的日与夜

 新浪乐居讯(编辑 郑少琼)杨箕村,这个藏匿在广州最繁华区域的古村,这里曾经握手楼密布,外地客在此落脚,留下了打拼的岁月,村民收租度日,悠然生活。然而,在浩荡的城镇化大潮中,城中村改造被列为重点,杨箕村终究没有逃脱命运。今年,历时三年的拆迁终于宣告结束,富力东山新天地从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变身千万级别的豪宅。

  2013年城变,杨箕只是一个缩影,城中村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更多的城中村正在消逝。

  搬离

  繁华背后的城中村 外地客打拼的岁月

  “2004年搬入,2010年搬离,别了杨箕。”在杨箕村居住了6年的租客杨先生表现出不舍,来的时候是一间吉屋,走的时候,看着满满一货车的行李,心情也跌倒了谷底。如今依旧会回忆起在杨箕的日子:“房东是一对慈祥的老人,我会用粤语来跟他们打招呼,房东的儿子跟自己同龄,两人会一起拿着相机到处拍摄。”

  2010年以前,对于刚到广州的租客而言,杨箕村是个不错的落脚之地。它占据着广州最中心的区域,交通四通八达,且相比周边的租金,这里可算是物美价廉,2010年杨先生离开杨箕村的时候,他租的两室一厅刚涨到900元/月。

  今年,杨先生已经加入有房一族,在增城市中心买下了一套房子。他说:“今年广州房价暴涨,怕以后更加买不起,自己和父母有一些积蓄,再向亲戚借了些,咬咬牙付了首付。”

  如今,说起杨箕村,很多跟杨先生一样的年轻人都会些感慨,这里装载着他们在广州这座大城市打拼的岁月,离开会有很多不舍,如今,他们也已然有更好的居所,更精彩的生活。

2010年6月30日 杨箕拆迁前夕
2010年6月30日 杨箕拆迁前夕

 等待

  三年拆迁终落幕 算着日子等回迁

  比起暂时停留的租客,土生土长的村民更留恋这片土地。自2010年7月的开始拆迁,到今年7月的最后两留守户签订拆迁协议,整整三年的拆迁终于落幕,回迁房从原规划的7栋增加至15栋,回迁日期也从2012年延至2016年。根据相关规定,每户回迁户按自己的权益面积最多可选择5套房屋,面积从30-120平方米不等。

  如今,现在村民最关注的是回迁日期。他们离开杨箕村后,散布在广州河南河北,有小部分寄宿在亲戚家,但大部分都得自己租房。今年7月,杨箕村宣布拆迁完毕时,村民们自发组织到酒店聚餐庆祝,热切地盼望早点住上回迁房。如今,2013年即将结束,村民飞仔(化名)也开始算着日子:“顶多再熬1000天,就能回去了。”话刚落音,他又感叹道:“很多老人可能都等不到那天了。”

2013年8月2日 杨箕村最后两栋房被拆除
2013年8月2日 杨箕村最后两栋房被拆除

 蜕变

  又一个城中村变豪宅 旧改项目叫价五万

  2011年土地市场“第一拍”就是万众瞩目的杨箕村改造地块,富力地产以4.7265亿元底价夺得该项目开发权,加上建造复建房的成本,总土地成本达23.5亿元,折合楼面地价8593元/平米,高于2007年出让的猎德村和2009年出让的琶洲村。

  那时,业内以项目周边的房价作为参照,推测落成后预计售价在3万元/平米以上。然而,杨箕村的蜕变整整花费了三年,期间广州房价飞涨。2013年11月底,富力东山新天地终于亮相,富力地产高层公布了预计价格:“应该会卖到5万/平米,或许还会更高。”而首期入市的是242-546平米的大宅,总价都是千万级别。

  当外界开始热议“回迁之后杨箕村将诞生多少千万富翁”之时,村民也在担忧以后不能靠租金生活。村支书张建好表示:“村民的房子都是祖宗留下来的,回迁房就算转成国有,可以买卖,大家也不会卖掉的。”而村民飞仔却认为:“如果是4-5万/平米的价钱,不会考虑卖,卖了就买不回来,旁边的珠江新城起步价都6万/平米。”

2013年11月30日 富力东山新天地销售中心揭幕
2013年11月30日 富力东山新天地销售中心揭幕

  洪流

  城镇化浩荡向前 城中村正在消逝

  在城镇化快速扩张的广州乃至全国,杨箕村只是个缩影。早在200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就描绘了“十年改造138条旧村”的蓝图,提出力争用10年时间完成138条城中村改制。但这整整十一年间,全市已审批的城中村改造方案仅25个,实际动工的村落数量就更少,真正完全实现回迁只有惟猎德一个。而今年6月,三旧办综合处处长张丽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城中村改造步伐只加快不放缓。”

  同时,开发商对于旧改项目也表现出热情。张丽指出,城中村改造,动辄几十亿元的资金投入,没有市场的参与,改造很难推动,而广州的房地产市场非常活跃,开发商有参与改造的积极性。日前,富力地产高层也向乐居编辑表示:“如再有旧改项目,富力肯定会再积极参与。”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