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下的绿色地产难题:减排成本高 回报周期长

  面对全国多个城市持续10多天的雾霾天气,绿色地产再次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近日,方兴地产与中节能绿碳(北京)公司签署了每年1000吨碳排放指标(配额),成为中国建筑业碳交易第一单。

  上述碳排放权的出让,为绿色地产开发带来新的商机。不过,目前国内碳减排的价格较低,绿色地产的回报周期很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上海、北京的碳排放交易价格分别为80~90元/吨、27~28元/吨和51.25元/吨,广东拟将碳交易竞买底价定为60元/吨。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建筑业碳减排成本相当于能源行业的十倍。

 建筑减碳成本约为能源十倍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禹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北京的碳交易主体主要针对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1万吨(含)的单位,允许这些单位将经核证的自愿减排量(CCER)进行交易,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含)以上的其他单位也可自愿参加。

  然而,由于建筑业碳减排成本太高,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据悉,建筑业碳减排成本相当于能源行业的十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阅读券商研报发现,以三湘股份改造太阳能热水器项目为例,每户每年可减少300公斤碳排放,改造成本为100元/户,由此计算,每减少1吨碳排放的成本约为333元。而从目前国内已开展碳交易城市的价格来看,普遍在100元以下。由此来看,建筑企业依靠出售碳排放权基本不可能收回投资。而在国外,以日本东京碳减排市场为例,建筑行业碳排放配额非常昂贵,价格比能源行业碳排放配额高出很多。

  事实上,目前国内的绿色地产开发企业,更多是通过建筑使用来收回碳减排投资,单独依靠碳排放权交易,并不能获得较高收益。

  “未来碳排放权配额的价格变动主要还是取决于碳市场CCER的供需状况。”禹湘认为,碳排放额的收益从绝对量上来说可能并不大,但其可以通过塑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从长远看,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还能受惠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绿色地产短期“钱”景不佳

  虽然绿色地产开发短期内 “钱”景不佳,但仍有大批房企积极参与。除方兴地产外,三湘、朗诗、保利等房企均已有大批绿色地产项目上市,恒大地产也在和美国哈佛大学联手研究绿色地产开发及应用,新黄浦参与开发的浦江国际金融广场则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LEED金级认证。

  中房信研究总监薛建雄指出,近年来,我国很多省份饱受雾霾天气困扰,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已有很多人表示愿意为了环保使用绿色交通、绿色能源和绿色建筑。在这一背景下,绿色地产开发越来越受宠,盈利窘境有望打破。

  浦江国际金融广场管理方表示,他们开发的绿色地产项目目前更多受到一些拥有绿色环保理念的跨国公司青睐。

  禹湘认为,中国建筑能耗仍处于增长阶段,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5%~30%,建筑节能任务艰巨。

  他建议,从应对气候变化和自身可持续发展来看,中国应该走建筑绿色化、低碳化的道路。尤其是随着“美丽中国”上升为国家策略,为我国的碳交易和参与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相信控制建筑能耗、开发绿色地产将会成为未来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房地产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将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