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房价增幅将逐步下滑 部分城市或小幅下跌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统计局今天(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1亿零8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0.8%,增速比1到10月份回落1个百分点。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1.3%,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6.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12.1%。
此外,11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6.38,比上月回落0.5点。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房地产行业增速依然不低,但是增速则逐渐趋缓。
而根据今年三季度国土资源部CLI中地指数来看,我国部分城市实体经济“空心化”趋势开始扭转,依靠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国土资源部法 律中心主任孙英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地产景气分指数由红转绿,表明经过房地产市场调控,2009年1季度以来不断膨胀的地产市场逐步回归正常。
孙英辉预计,考虑地方土地财政、城市债务问题、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三中全会后改革预期变化及区域性、结构性特点,预测全年地产景气分指数继续回落可能性较大,降幅会逐步缩小。我国地产业全面调整窗口已打开。
地产业调整的信号也已经在房地产企业的销售策略中有所体现。根据媒体报道,不少城市楼市成交出现下滑,部分房企开始打折促销,其中不乏一些实力房企,业主的二手房挂牌价也出现下降。而且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下行趋势,温州和秦皇岛的房价在10月份开始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依照目前市场情况,判断房价的拐点是否到来还为时过早。但从今年的数据来看,虽然商品房销售面积依然在上涨,但是增速已经逐渐趋缓。应该说,房地产市场降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从增速来看,今年前11个月,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同比出现了2成的涨幅,这个速度依然不低。不过和前几个月的数字对比一下,我们也可以发现,商品 房销售面积的增速正在逐步降低(今年1到2月这个数字高达49.5%,之后逐月降低)。从今天公布的一系列有关房地产的数据中,可以读出哪些信息?经济之 声特约评论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对此进行解读。
杨红旭指出,全国商品房销售确实出现明显下滑,因为年初的时候最高同比增幅是将近50%,现在逐步回落到20%左右,预计明年这个增幅还会继续回落。我们的房屋成交市场冲高回落,但我们的房屋供应端还是在持续放量供应,明年供应量可能会明显增加。
一些数据已经显示,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降温,比方说,11月份的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比上月回落0.5点。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转型的时机已经到来?
杨红旭表示,房地产转型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关系到很多市场的参与者、行业的参与者。去年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回暖,今年比较繁荣,这是一个短周期 的波动,目前我们处于短周期波动的高峰,盘整之后明年可能略有降温。杨红旭强调,房地产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难说未来几年之后,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再重 新升温,再重新繁荣,因为它是周期性波动的,不能现在出现降温的势头就说房地产已经开始转型了。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一方面各地的调控政策依然非常严厉,另一方面,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拐点。资金会不会逐步从房地产领域撤出?房地产领域是否会出现新的资金荒?
杨红旭表示,这是一个市场转周期的变化。当市场见到高位之后,在慢慢降温的过程中,开发企业的融资难度会进一步增加。第二,部分资金就不愿意进 入房地产行业了,因为当市场降温的时候,很多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将会降低,甚至小楼盘可能还会赔钱。明年资金进入房地产的热情将不如去年和今年。
杨红旭说,房价也是周期性变化的。今年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的房价是比较高的,明年将会是一个增幅逐步下滑的过程。在未来半年之内还看不到全国性滞胀下跌,但是到明年下半年或者是四季度的时候,可能会重新出现部分城市滞胀或者小幅下跌。
1-11月,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6.6%,高于住宅和商业营业用房的销售面积增速。办公楼销售增速突出是否意味着商业地产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杨红旭表示,过去两年办公楼开发的量比较大,成交量增长主要是因为它的供应量大了之后,顺便把销量带起来了。但问题是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城市综 合体大量涌现,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正在进一步显现,所以很难说办公楼市场会因此好于住宅市场,可能也会出现所谓的区域性供大于求,甚至出现三线资产的泡 沫,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