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行业风云暗涌 中国民族品牌路在何方?

提要:1978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第一只朱漆木碗起,中华民族悠远而美丽的漆艺文化从这里被挖掘。威士伯作为美国上市企业,2003年进入中国后,开始与嘉宝莉等企业合作推广建筑装饰涂料,但几年来均乏善可陈。

  但为何华润的股东们要将华润这一块“肥肉”卖出去呢?

  中国有一句老话“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在这件事上,威士伯成了那个让华润“推磨”的“钱”。业内人士都知道,涂料行业在最初发展时因为利润高,投入少,门槛低等原因,吸引了众多企业入行,到了现在竞争加剧,利润下降。据《2005年涂料工业年报》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涂料业年利润率在5%左右,少数企业在8-10%。要知道华润在发展初期利润率高达30%,股东的投资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资本的目的就是逐利,既然投资回报率下降,而且又有人高额接手,卖股份合情合理。这就从投资与收益的角度解释了华润股东卖股份的原因。

  而在另一方面,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华润嫁入“洋门”,其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发展企业,加速华润涂料的国际化进程。早在1995年华润涂料就实施两权分离,开始引进具有国际化水平和素质的职业经理人,为走向国际化做准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企业走向国际化是必然趋势。竞争不如竞合,华润涂料与威士伯合作后,迅速跨入国际涂料行业前六的行列中。在华润本身已经具有的品牌、技术、渠道、服务等优势的基础之上,再借助威士伯先进的管理、雄厚的技术资金实力,华润自认可能在三五年内成为中国涂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但这个如意算盘仿佛打错了,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圆吗?人人都有国货情结,尤其是对那些好用又实惠的品牌国货。而对于那些嫁入“洋婆家”的品牌国货,一方面来看,如果没有外资企业的收购经营,或许有些企业根本就走不到今天。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华润这样有实力的企业,被收购之后,发展并没有如预想中的那样飞黄腾达。民族品牌的命运多舛,有的渐渐远去,让我们唏嘘;有的改头换面,不复当年模样;而有些民族涂料虽然还是那个名字、包装甚至配方,但背后的老板易了主,也就名不副实了。

  就在华润被威士伯收购三年后,北京红狮也在激流湍急的行业大河中,2009年一口被富思特“吞掉”。虽然富思特制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祥恩对外称,北京工业文化遗产的红狮的收购旨在实施强强联合,收购完成后,“红狮”品牌将完全保留。但时间证明一切,不得不感慨北京红狮因此萎缩的命运,如今再问起北京红狮,许多国人早已不知道这个涂料品牌了。

  民族品牌路在何方

  涂料与相机一样,成为了没有标志性民族品牌的行业。而在国内,公司上市似乎成为了涂料企业的唯一康庄大道。在生产数据、国家政策等相关利好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良好的几家涂料企业如:美涂士、嘉宝莉、三棵树、展辰、巴德士等纷纷将上市日程提前,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涂企的上市之路坎坷不断。展辰涂料最早申报上市,却因环保审查而不得不止步;而嘉宝莉虽曾以中国第一的身份成功跻身全球涂料41强和亚太涂料12强,但也第一次IPO失败;巴德士也迫于内部考虑,暂时放弃了上市的想法;美涂士虽然已经通过环保审查,但上市时间仍没有具体定下;三棵树的上市申请已经位列排队队伍……

  行业在发展,真正能屹立不倒的民族品牌在哪里?想要做好品牌,真的只有上市唯一一条出路吗?

  有业内人士表示,外来品牌在拼实力,国内品牌在练内功。国内二线以下品牌的生存压力不小,但国内民族品牌也在激烈的市场中孕育而生,成为本土行业的一支新秀,虽然如此,但本土企业还未来得及长大,如“立邦”、“多乐士”等品牌就已经成为中国涂料品牌领航者,嘉宝莉、美涂士、三棵树等一批民族品牌是否能顺利接招呢?

  涂料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捍卫已有市场的同时,开发、抢占新市场,成为许多涂料企业面临的新课题。于是,请明星代言、慈善活动宣传……为了推广品牌,涂料企业可谓使出了十八般武艺,以此赋予产品一定的文化内涵,使消费者对企业品牌文化有认同感。可涂料不比其他产品,这本就是一个低关注度的行业,消费者在不发生购买行为的时候很少关注这个行业,因此涂料企业的品牌宣传要具有精准性,花大量金钱、时间在品牌宣传上反而得不偿失。

  在品牌的建设中,品质是“面子”的关键,环保是“面子”的根本,涂装是做“面子”的核心。再好的品质和环保指标,如果没有先进的涂装,涂料的核心价值就不能体现,再多谈“品牌”也只能是个“空心萝卜”。

  中国有一句俗语:学坏三天,学好三年。而做品牌更非一日之寒。

  实际上,大多数涂料企业与企业管理者往往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恨不得一夜把品牌做成世界500强。这种心理当然可以理解,可是这与“拔苗助长”又有什么分别呢?欲速则不达,品牌缺少成功的铺垫,根基不稳固,如何建成入云高楼?一个企业好比人一样。初出茅庐之时,我们的名字还仅仅是一个代号,而当我们做的事情越多,成就越高,这个名字也将在别人的赞扬声中越传越远,影响力也越强。企业也同样如此,因此做品牌如同培养孩子,生孩子当然容易,但培养却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事的。

  品牌长存,首先需要树立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管是比营销渠道也好,还是比宣传手段也罢,终归还将落实到产品之上。前面笔者提到,行业内风雨不定,只有把握好先机,敢为人先,才能成就传奇。在邓小平还未提出“一国两制”的政策之前,谁又能想到曾经还是被贬官员的噩梦的蛮荒之地,竟在短短几十年之内,发展成中国经济最活跃、让中国人争相夸赞的地区?如果等到大家都说螃蟹好吃的时候,也许这个螃蟹就不会那么轻易的让你吃到了。当“收购”与“合并”成为国内涂料品牌的大趋势之前,我们的企业何不主动出击,抓住时下趋势、政策,以及消费者心理,研发产品,成为涂料行业吃螃蟹的第一人。

  当然,除了有好的产品之外,宣传手段更是品牌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曾经英特尔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但通过有效的宣传:声、相两部分双管齐下,通过广告、贴牌等手段,成功地将英特尔芯片做到人尽皆知。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打造品牌更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一张小小的芯片如此,涂料又何惧坚持中无法看到花开呢?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