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同经历中国建筑防水行业的2013

新浪地产微信
因伪劣防水材料及施工质量低下导致的建筑渗漏,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不仅让从业者蒙羞,也给监管部门一记耳光。或许是巧合,4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2013版《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13年5月1日起实施。

  渗漏:与建筑同在

  因伪劣防水材料及施工质量低下导致的建筑渗漏,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不仅让从业者蒙羞,也给监管部门一记耳光。如果仅从道德角度声讨建筑渗漏,难免流于形式,苍白的说教更会使建筑渗漏陷入屡治不绝的恶性循环。追根溯源,必须构建追责有力的法律体系!

  1月6日,安徽媒体曝光合肥一个楼盘地下渗漏,与建筑因材料施工导致的渗漏不一样的是,这个楼盘的开发商竟然忘记了防水层这道必需的工序!由此可见开发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管单位对待建筑质量的态度,看完这篇《开发商盖房竟忘做防水层 博威香槟小镇多位业主新房渗水》的报道,一股凉气、一股怒气同时直冲脑海。

  1月29日,湖北武汉,楚天金报一篇《江夏一填埋场污水渗漏 20多亩农田被污染》的文章让人们意识到,不仅房子需要防水,垃圾填埋场也需要防水,不然其导致的后果会更严重,很可能你吃了这些被污染农田生产的食物后,性命都会丢掉!

  上面二则新闻是地下渗漏的,我们再看一条“天上”漏雨的:总投资约300个亿的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号称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包括站体本身建设和所在地周围5.63平方公里的综合开发两个部分。2013年3月17日晚上很多在南京南站等车的旅客发微博说南京南站又漏雨了,雨水从候车大厅的屋顶奔流直下30米,地上摆满了用来接水的黑色塑料袋,网友调侃南京耗巨资建了个室内喷泉,不少南京市民直批简直“活丑”。

  这并不是南京南站第一次漏雨,早在2011年,南京南站投入使用时就发现屋顶漏水比较严重,南京南站指挥部副指挥长包文琪曾经回应说,天花漏雨是“气候自检”,由于车站屋顶面积达10.5万平方米,全部由钢结构和玻璃构成,“所以有一定的漏水点是必然的”。他指因面积过大,检测漏水只能“望天打卦”,“南站建成前一段时间,南京一直滴雨未下,此次连续大暴雨,让屋顶多处漏水点‘现身’,正好可以对一些细小漏水点进行整治。”对于包文琪的回应,网友们显然并不买账。有人在网上回应:“防水工程要等老天检测,监理、质监站都可以关门大吉了。”

  因为关于建筑渗漏的案例太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不过业内人士都知道的一条是,渗漏已不仅限于民建范围,公建、桥梁、污水处理池等无一幸免。一句话,有建筑的地方就有渗漏,这是现实也是国情。今年,无论是终端用户、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媒体以及政府部门都对建筑渗漏声讨不绝,但实践证明,要制止渗漏,如果只靠追问为什么漏,而不追查为什么漏,于事无补!

  政策:市场整顿与规范

  政策是风向标。

  2013年,政府部委颁布的文件和采取的行动特别多,而且很多政策都刺激着行业的神经。

  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为引导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健康发展,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了《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准入条件》,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或许是巧合,4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2013版《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13年5月1日起实施。

  同在4月,在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六届五次理事会暨深化建筑防水行业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生产许可证管理处处长王军表示,继2012年质检总局把建筑防水卷材质量提升列为当年的十项重点任务之一,今年防水行业的质量监管仍是质检总局关注的重点,严格审批和管理生产许可证,颁布《建筑防水卷材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进一步提高建筑防水行业的从业门槛。

  到7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29日发布质检部门“质检利剑行动”防水卷材执法打假集中行动有关情况。对摸排出的217家生产厂点进行执法检查,查办违法犯罪案件161起,关停取缔生产窝点60个,查获无证生产或生产假冒产品厂点89家,吊销营业执照9家,现场查获假冒伪劣防水卷材34156卷,查获假冒包装物、标签10500余个,查获假冒其他企业公章15枚。

  防水行业成了国家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造假者的日子不再舒服。据悉,质检总局将继续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大案要案查办,督促地方巩固集中行动成果,防止反弹。并在此基础上,督促防水卷材生产集中地区组织开展区域整治,进一步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整治责任体系,坚持“打、治、建”结合,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住建部今年的大动作也不少,很多政策让全行业的人笑逐颜开:3月15日发布了《关于做好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级住建部门,应当给予外地建筑企业与本地建筑企业同等待遇,严禁设置地方壁垒。不得对外地企业设立审批性备案和借用备案名义收取费用;不得强制要求外地企业在本地注册独立子公司、分公司;不得强行扣押外地备案企业和人员的相关证照资料;不得要求企业注册所在地住建部门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等。

  与这个政策相关联的是,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工作的部署,各地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从今年开始将建材备案制取消。

  对防水施工企业来说,跨地区施工将变得简单了,求爷爷告奶奶的事情减少了许多;对建材生产企业来说,每种产品可以节省数千元的备案费,这些费用本来就属于重复收费,早就该取消。但收上来的这些费用哪去了?是不是应该有个交代?

  如果说上述两项措施给企业节省的是小钱,那么根据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稿)规定,2015年后,我国所有的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建筑都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业内专家预计,未来10年里,绿色建筑面积每年会超过10亿平方米。客观环境的需求,加上趋于成熟的技术,绿色屋面系统具有施展拳脚的广阔市场,起到为绿色建筑“加分”的作用。

  这可是一个含金量十足的大礼包,想大赚一笔的企业可要提前准备。同时,他们也要关注新的《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于今年12月1日起实施。新《规程》增加了屋面植被层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的内容;增加了容器种植和附属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的内容;调整了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材料种类和常用植物表;增加了维护管理的内容。并且在《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中,有两条涉及防水设计、资质及安全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在住建部的文件中,还有两条值得业内人士关注:4月初,下发了“关于征求《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指出将修订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拟取消建筑防水专业资质;10月24日,在《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决定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国集中深入开展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在治理范围中,住房渗漏被列为第一项。

  是否能取消防水专业资质尚未确定,但令人担心的是,在资质办理如此苛刻的情况下都漏的这么厉害,还需要用5年时间治理,如果取消资质放开市场后,建筑会漏成什么样?

  为防水行业操心的不仅是政府,还有社团组织。作为防水行业的“娘家”,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为行业付出的心血甚至可用“殚精竭虑”来形容,从宏观布局到细微之处,都能看到协会的身影,真正起到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关于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的工作举措记者在《行业生态修复:中国防水业的变革韬略》一文中另有表述,此处不赘言)。

  感悟:行业整合元年

  应该说,2013年是让防水行业心跳加快的一年,如影随形的渗漏引发建筑用户和媒体的口诛笔伐,混乱无序的市场让监管部门脸面尽失。正因为如此,拯救行业的政策措施才会密集出台,虽然来得有些晚,但终归让人看到了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正规企业感到欣慰。

  值得一提还有,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兼并与扩张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一方面是为了应对运输成本增加,更多的是企业对市场前景的信心体现,集中化、规模化将成为防水行业的趋势。可以预见,防水行业将逐渐从价格竞争时代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