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高呼声音强 郑州神曲《我是不是恁哥》走红

新浪地产微信

  “我是不是恁哥,你当然是俺哥,不管咋着走到哪,你都是我的哥…”这两天,一首被称为“郑州神曲”的网络歌曲《我是不是恁哥》一举突破百万点击量,以120万的人气入围三甲,不少郑州本地网友高呼“听着真带劲”。

  “郑州神曲”创作者史不凡

  演员最擅长观察与模仿,史不凡也不例外,他发现,郑州人喝酒,喝大了就开始聊天,聊的啥?也听不清,但最常说的就是“我是嫩(恁)哥不是?”和“咦,哥你绝对是俺哥”两句话。

  最近,老郑州人“听一遍就能跟着哼出来”的歌曲《我是不是恁哥》在各大视频网站突然走红,随后被推至“郑州神曲”的地位。刚刚上传中国原创音乐基地网站两天,就在原创歌曲排名中,以120万的人气入围三甲,不少郑州本地网友高呼“听着真带劲”。

  其实这首“郑州神曲”的原创及演唱者并不是音乐人,而是一位名叫史不凡的相声演员。作曲则是土生土长的河南音乐人侯健,俩人一不小心“玩”出一首令郑州人乃至河南人“膜拜”的“神曲”。

  神曲原本不是歌

  今年30岁的史不凡,是位老郑州,曾在西郊棉纺路附近居住了10年,在史不凡看来,西郊最能代表老郑州。演员最擅长观察与模仿,史不凡也不例外,每次跟朋友一起在饭店吃饭,他就喜欢观察。他发现,两个人喝酒,一般都要点上一碟花生米和一盘毛豆,外加一份面筋腐竹,猜拳喝酒更是少不了,喝大了就开始聊天,聊的啥?也听不清,但最常说的就是“我是嫩哥不是?”和‘咦,哥你绝对是俺哥”两句话,史不凡的创作灵感正来源于此。

  今年暑假开始创作的《我是不是恁哥》,原本并不是歌,而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玩”出来的一段单口相声,偶然的机会与音乐人侯健一拍即合,相声意外地变成了“神曲”。史不凡认为,他在创作过程中,没有掺杂任何目的性,只是觉得特别“好玩”,随着性子就创作出来了。

  提起歌词中出现的“毛子哥”,史不凡表示,这是被编出来的人物,说相声讲究主题,“毛子哥”就是一副“喝酒喝高就胡侃乱侃,有事了又找不到人”的形象,“也不是想讽刺这类群体,还是觉得好玩,接地气”。

  “玩”出来的神曲

  史不凡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他滴酒不沾,但却常常陪同朋友喝酒,送醉酒朋友回家是他艰巨的任务。而正是有这样的经历,才让史不凡有了用心观察朋友醉酒状态的机会。

  听过这首歌的网友都知道,歌的最后史不凡“醉”得舌头都伸不直了,而这个状态也是模仿出来的,“创作的灵感都来自生活”,史不凡说。

  这种“草根”歌曲没有主流官方平台愿意展示,对它的分类更是没有严格的界定,只要网友乐意听,听完乐一乐,目的就达到了。

  “玩”出来的“神曲”,并不是职业相声演员和音乐人的本职工作。音乐人侯健也认为,创作出这段“神曲”,是他和史不凡通过不断磨合,不断碰撞灵感,“玩”出来的结果。“这种‘草根’歌曲没有主流官方平台愿意展示,对它的分类更是没有严格的界定,只要网友乐意听,听完乐一乐,目的就达到了。”侯健说。

  神曲走红 创作人倍感意外

  建议史不凡将《我是不是恁哥》相声小段编成说唱歌曲的“伯乐”正是侯健。“听过毛毛(史不凡的小名)用相声形式通了一遍《我是不是恁哥》,就觉得用说唱形式唱出来,能更好地把人物形象鲜活地表现出来。”侯健说。

  对于《我是不是恁哥》反响出乎意料的好,史不凡和侯健都觉得“有些意外,没有想到”。

  其实,最早,在《我是不是恁哥》完整版出炉后,史不凡只是把它通过微信传递给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朋友听后觉得“很给力”,就帮着转发,当时他并没在意。而后来,史不凡才发现,短短几天时间,《我是不是恁哥》就在猫扑等几个大型网站被网友发布。“大家觉得都能听懂,也算是产生了共鸣吧,挺欣慰的。”史不凡说。

  随后,侯健把《我是不是恁哥》上传至“中国原创音乐基地”网站。第二天,他爱人单位的同事听到了这首“神曲”后,都把河南腔的“我是不是恁哥”当成了口头禅,一开口就能哼出来。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