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补不是意外 监管不力或成主要原因

提要:5月份开始,国家就发布公告称将为期一年的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将在6月1日结束。节能补贴  列入本次审计的能源节约利用(21110款)科目,主要包括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的节能家电推广、高效照明推广、节能汽车推广等内容。

  来源:PChome

  5月份开始,国家就发布公告称将为期一年的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将在6月1日结束。5月末商家利用最后的几天进行促销销售家电,消费者也赶补贴的末班车消费。而在6月21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3年第25号公告称,2011年、2012年为空调、平板电视、电脑、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产品推广的专项资金分别为26亿、37亿元。但在审计中发现,多家企业存在虚假申报材料、套取、骗补等行为。其中不乏行业龙头企业如格力、美的、格兰仕等,骗取国家节能补贴金额达到9061.84万元。

  列入本次审计的能源节约利用(21110款)科目,主要包括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的节能家电推广、高效照明推广、节能汽车推广等内容。以节能惠民政策为例,2009年,国家开始推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购买空调、平板电视、洗衣机、冰箱、热水器、节能灯和LED灯、汽车等产品类别中的节能产品进行补贴。补贴方式一般为,在消费者购买节能产品时,企业先行垫付补贴资金,后续根据企业向相关部门上报的节能产品销售数量和补贴数额,再由财政将补贴款打给企业。

  根据国家审计署昨日公布的审计结果,共有六家家电企业上黑榜。其中骗取补贴数额最大的是广东格力,达2157.76万元。审计显示,在高效节能空调推广项目中,广东格力通过多报节能空调销售量的方式,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2157.76万元。

  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2011年到2012年,国家共安排了62.82亿元对节能家电产品进行补贴。审计结果中六家家电企业共骗补超过6000万元,约占国家补贴总额的1%。事实上,包括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此前的多轮家电刺激消费政策均有企业被曝骗取补贴的现象,一些行业人士也称骗补是行业潜规则,但是由国家审计署公开审计结果还是第一次。

  企业钻空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把关不严、监管不力。按规定,家电下乡和节能补贴必须做到从生产到销售全程跟踪,确保每台产品、每分钱的流向都有据可查。然而有博友指出,实际操作中,一些部门和官员却简化程序,敷衍了事,甚至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监管不力自然给了无良企业以可乘之机。

  有企业表示,骗补已成行业里的公开秘密。目前,许多企业正在和审计署沟通具体情况,同时展开自查整改。

  家电行业作为充分市场化的产业,还是要尽可能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遵循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法则,让市场按照其自有的规律去发展,慎用政策刺激来拉动市场。否则,刺激政策很可能过度透支未来的消费,导致市场扭曲,诱发产能过剩危机。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