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秦淮区优化教育资源降温“择校热”
10所名校托管15所一般学校新增和扩建15所幼儿园
中国江苏网6月24日讯 夫子庙小学托管府西街小学、长乐路小学;瑞金路小学托管大光路小学、光华门小学……昨天,南京市秦淮区举行了优质教育资源放大工程签约仪式,原白下、原秦淮的25所中小学签署了共建共享协议书,其中,9所优质小学托管14所小学,1所优质初中托管1所初中。这些学校的老师将按照每年至少15%的比例流动,共享优质师资。此外,为缓解幼儿园入园难,该区还将改扩建10所幼儿园,新建5所教办幼儿园。
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局长孙夕礼介绍,一体化托管办学只是该区教育资源优化的第一步,待时机成熟时,将推进整体合并,届时,这些被托管的一般学校将和名校合并,最终形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生态,降低“择校热”。江南时报记者许小溯
10所名校托管15所一般学校
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庄云介绍,原白下、原秦淮在教育资源布局上存在着不合理、不均衡等问题。合并后的新秦淮区打破了原白下、原秦淮的区域界限,启动实施优质教育资源放大工程。
此次开展一体化托管办学的25所试点学校中,来自原白下的有16所小学和1所中学,来自原秦淮的有7所小学和1所中学,优质学校与托管学校分别为:游府西街小学与火瓦巷小学、双塘小学,夫子庙小学与长乐路小学、府西街小学,五老村小学与马府街小学、三条巷小学,石鼓路小学与秣陵路小学、汉中门小学,瑞金北村小学与四方小学,瑞金路小学与大光路小学、光华门小学,小西湖小学与马道街小学,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与武定新村小学,中山小学与银龙花园学校,第三初级中学与文枢中学(初中部)。
庄云表示,一体化托管办学,是按照“七统一”要求,即管理统一要求、教师统一安排、课程统一设置、教研统一备课、调研统一实施、活动统一策划、评价标准统一,真正带动托管学校一体化发展。
“这25所学校将实施管理队伍轮岗交流制、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制。”据介绍,这些学校的教师至少按照15%的比例流动,流动期限至少为1年;每一届新评选出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3年内必须到托管学校进行流动锻炼至少一年;原则上教师评聘高级职务(职称),须有在托管学校任教1-2年的经历。
优质学校 托管学校
游府西街小学 火瓦巷小学
双塘小学
夫子庙小学 长乐路小学
府西街小学
五老村小学 马府街小学
三条巷小学
石鼓路小学 秣陵路小学
汉中门小学
瑞金北村小学 四方小学
瑞金路小学 大光路小学
光华门小学
小西湖小学 马道街小学
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 武定新村小学
中山小学 银龙花园学校
第三初级中学 文枢中学(初中部)
招生人数将增加千余人
为缓解“入园难”的问题,该区将改扩建10所幼儿园,新建5所幼儿园。
据介绍,新建的5所幼儿园全部是教办园,主要集中在新城区和新建小区,统一按省优质园标准建设,目的是解决教办园资源不足或区域幼儿园空白的问题;改扩建的10所幼儿园主要是满足老城区的优质学前教育需求。园舍建筑面积将增加3万多平方米,招生人数将增加千余人,师资配备主要是整合利用现有幼教资源,同时招录少部分有资质的教师。
目前,该区已启动了相关试点工作。原秦淮的东水关社区只有1所街道办的东方红幼儿园,需要入托的幼儿很多,满足不了周边居民的需求;附近位于马道街的小西湖幼儿园是省优质幼儿园,但规模较小,每年只能招收2个班、50名幼儿。而同时东水关社区周边的长乐路小学和东水关小学2所学校相距不足150米,生源均不饱满。区教育局将东水关小学改建成小西湖幼儿园东水关园区,两块加起来,每年招生规模扩大为原来的2.5倍;将东水关小学学区划给长乐路小学,也解决了长乐路小学生源不足的问题,使得该区域的教育资源得到整合优化,布局更为合理,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记者了解到,新秦淮下一步还将陆续出台养老、医疗、文化、体育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和措施,让新区群众得到更大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