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广药王老吉短兵相接

  加多宝与广药王老吉之间的战争,开始真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近日,广药王老吉在山东省多个县市的一线市场开发人员,开始挨门挨户的向经销商散发带有加多宝“渺视中国法律终将受严惩”等字样的广告单,当地公安机关已经予以立案调查。

  在渠道上,还屡屡发生了暴力事件。根据公开信息,3-4月份广药员工在全国各地发起的针对加多宝的暴力事件就有二十多起。

  从商标之争到“红罐”之争,再到渠道之争,加多宝与广药王老吉的战争,开始走出“口水战”,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

  政府助阵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广州市政府可谓煞费心思。

  2013年5月15日,一场至关重要的诉讼战“红罐包装装潢案”在广东省高院开庭。而此前,为了打赢这场硬仗,加多宝选择在北京起诉,广药则仍在广州起诉加多宝。加多宝后来又申请在北京和广州之外的第三地审理,最终,最高法院裁定此案交由广东高院审理。

  实际上,在更早一些时候,即2012年2月7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有关“王老吉”维权的请示报告中特别批示:“依法依规,据理力争”,并亲自出面与北京国际贸促会领导沟通;2012年6月11日,针对仲裁判决后继工作的复杂性,广州市陈建华市长指示:集全市之力,不计血本,维护“王老吉”商标的合法权益。结果是,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庄严作出裁决:从2010年5月2日起,加多宝不得再使用王老吉商标。

  不仅如此,5月15日“加多宝广药红罐包装装潢官司”庭审刚刚结束,在法院未做任何判决的情况下,5月16日,广药就在全国多家主要媒体头版和显著位置刊登广告,声称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庭蒋志培原庭长及权威专家一致认为,“红罐装潢权属于广药王老吉”。

  专家们认为,广药的广告具有言论误导性。“在法院未作出任何判决的情况下,广药通过全国范围广而告之的形式进行信息输出,让公众误以为‘最高院公开支持红罐属于广药’,误导舆论,已涉嫌干扰司法公正,这种行为在很多国家都是明令禁止的。”

  此外,2013年5月29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市检察院、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随后,广药把发布会内容,通过广告的形式,在当地很多媒体进行投放。最近,广药又把这些广告,在终端市场大规模散发。

  对此,清华大学教授杨鹏说:“在加多宝与广药的诸多纷争中,公权力应最大限度地保持距离,秉持中立客观态度,平等地对待各种市场主体。”

  “红罐之争”:谁创造、谁拥有

  围绕加多宝与王老吉之间的战争,目前讨论最热的就是红罐装潢权的问题。

  上海政法大学副教授杨华表示,这场越演越烈的红罐纷争无疑折射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公平为基础的“谁创造、谁拥有”的常识,如今成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盲区。

  “根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谁付出了劳动,谁就应该取得相关的权益。”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郑胜利认为,“红色的包装装潢权实际上在合同中已有约定,因为双方已经约定不能使用对方的颜色,而红色易拉罐是加多宝设计并做了大量投入的一个很重要的包装装潢,那么这个权益显然应该归属加多宝。”

  郑胜利主任的依据是,早在1995年3月28日,广药和加多宝两方签订第一份商标许可合同后,加多宝集团董事长陈鸿道先生就亲自设计了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的金属易拉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还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并于1997年获得国家专利。

  随后的17年里,加多宝先后投入数百亿,通过“怕上火”的精准定位进行品牌推广,最终将加多宝红罐凉茶打造成了家喻户晓的凉茶第一品牌,并在2007年-2012年连续6年荣膺“中国饮料第一罐”。而加多宝凉茶特有的红罐包装,几乎成了消费者选购凉茶的主要识别符号。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教授认为,“红罐”凉茶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益,因其完全由加多宝方一手创造并且独立推广,依法自然归属加多宝方。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徐家力教授同样认为,“红罐”是企业家亲自设计的,红罐本身就是一个作品,这是加多宝智力的结晶,应当受法律保护。

  清华大学法学院王兵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装装潢与知名商品所租用的商标相互联系,使确定知名商品包装装潢权的归属成为难题。由于双方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导致归属不清。广药虽然可以收回“王老吉”商标,但红色的包装装潢不能收回。

  杨华认为,法律讲究法理依据,如果加多宝已经注册了红罐外观专利,那么法院就应该将红罐装潢权判给加多宝。

  渠道战全面展开

  上海政法大学教授杨华表示,真正决定市场胜负的是终端渠道的掌控,之前的“红绿之争”将会演变为广药与加多宝之间赤裸裸的渠道之争。

  与在诉讼上的不利局面相比,加多宝在渠道建设上优势明显。加多宝目前已经覆盖了国内80%的渠道和终端,渠道上已经覆盖现代、批发、小店、餐饮、特通五大渠道类别,广药在渠道上的挑战加多宝的难度比较大。

  加多宝渠道管控中最精道的,是渠道信息收集,加多宝的分销网络采用RMS系统(线路管理系统),使加多宝可以随时了解全国上万名前端销售人员的工作量、工作进度,以及某地区的人均产值,通过RMS系统对小到某社区的一家小店的变化,大到分区业绩变动都了如指掌。

  并且加多宝的渠道都是自己跑,业务团队和网络去打通第二层批发客户、餐饮客户和小店客户等终端渠道,加多宝的经销商只负责后续配送。无疑这样的渠道掌控能力,不论是广药还是其他企业都是无法比拟的。

  在广告营销上,加多宝更是打出一手好牌,除了在央视和各大卫视铺开加多宝广告外,更是赞助极具影响力的“中国好声音”,加多宝的凉茶品牌得到进一步推广。

  反观广药,要在渠道与加多宝进行PK,意味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与资金。广药一方面挖掘部分原加多宝的经销商,另一边漫天撒网到处招工,在短短半年内即完成了数千名渠道人员的招募,组建自己的快消品团队。

  但现实的问题是,巨额的渠道投入让广药的收入和净利润都不太好看。财报显示,2012年广药实现营业收入82.29亿元、净利润3.95亿元,其中王老吉年净利润仅为3096万元,与此同时广告费增至5.47亿元。高额的宣传销售费用与王老吉的净利润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迅速吞噬公司利润的同时也危及到母公司。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