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工减料安检走过场 “电梯惊魂”频频上演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2013年3月1日,《陕西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施行,为预防杜绝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竖起一道坚固的防护网。

  来源:陕西新闻网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在2011年轰动一时的“北京地铁4号线电梯逆行事故”发生之后,我国才开始着手修订1997年沿用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虽说此后关于国内电梯的标准有所提升,但电梯日常维护与管理却仍然存在着缺乏统一的规范。

  正因为对年检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检测人员不需担责,使得很多电梯维保公司检测电梯纯属走形式,瞧一下,收个费,贴个合格标识,一切搞定结束,让电梯继续带病使用。

  专家指出,要改变电梯事故频发的局面,需要电梯生产商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电梯使用方明确专人负责监管,建立与职责挂钩的问责处罚机制。

  2013年3月1日,《陕西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施行,为预防杜绝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竖起一道坚固的防护网。

  安检走过场埋下安全隐患

  “每回乘电梯,我都会不由地盯着‘紧急呼叫’提示按键怔怔地想:这东西该不会什么时候轮上我用它吧?这不,现如今,我就被困在某政府机关大楼的电梯里了。再摁也无反应的开关门按钮和全黑的楼层提示窗,让我感到厄运的到来,而几秒钟前电梯不正常的一个猛刹急停,更印证着一个客观事实——我被困了。”

  这是西安市一所学校高级讲师崔江林根据自己经历的一次电梯事故写的纪实小说《电梯惊魂》,讲述了他从遭遇电梯事故到被顺利解救20分钟的遭遇和感受。

  事故发生后:“趁着电梯里的顶灯尚且亮着,我赶忙去摁‘紧急呼叫’按键,呜儿——呜儿——的报警铃声持续地传向楼道中,但一时竟无回应。我急了,忙寻找到呼叫按键旁的一个电话号码,用手机拨打过去,可语音提示:‘您拨打的是空号,请查准后再拨。’待我再仔细查看后,我蒙了,这电梯中唯一的一个电话号码竟然是厂家的售后服务热线!难道厂家经营不善有了变故,连这电话也被撤了吗?我更担心起来。接着,拳捶、肩撞等一系列常态粗行从我这瘦小的身躯里迸发出。一通折腾后,总算有了回应。过了一会,外面传来杂沓的脚步声,像有不少人向这儿集中。又过了一会,有人从外面嗡嗡地传来喊话:‘不要着急,正在检查抢修,千万别慌张!’我还似乎听到有人说,我被困在了第13和14层楼之间。好家伙,这么高,要是直落而下,肯定是小命休矣!”

  “就在我因耐不住度秒如年且时不时一晃悠惊吓的超酷刑般的折磨,一道通亮的光从我额头正上方洒落下来。仰望出口,我发现我所处的位置距上方楼层的接层还有近两米的高度。谢天谢地,我总算重见天日了!时间已是接近正午时分,从被困到得救,差不多二十分钟。庆幸之余,连我自己都吃惊我是怎么度过这漫长的二十分钟的。”

  崔江林老师的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在近年来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中,多数涉事电梯均被“检测合格”,深圳“5·15”电梯事故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电梯在事发前三天刚刚接受了检测,结果“合格”。

  西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梯专家说,正是因为对年检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检测人员不需要担责,使得很多电梯维保公司检测电梯纯属走形式,瞧一下,收个费,贴个合格标识,一切搞定结束,让电梯继续带病使用。“将电梯安全责任转移给既不懂技术、又缺乏协调能力的电梯使用者和所有者,难免有推脱责任之嫌。”

  疏于管理下的偷工减料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目录》,电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六种类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小区里的乘客电梯和商场、超市内使用的自动扶梯。在乘坐电梯时,应注意电梯轿厢内或扶梯一侧是否张贴有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印发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以及该标志是否过期。

  北京电梯商会会长缪步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梯的设计应综合考虑住户数量、运行效率、消防安全、占用空间、载重能力、建筑成本、能源消耗等各方面的因素。但由于国家对楼宇电梯的数量设置没有详细的要求,一些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配备电梯的数量不足、运行速度慢、载重能力弱,使电梯长期超载运转,安全系数受影响。另外,电梯的维修和保养也不到位。2009年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电梯应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但很少有单位能够落实这项规定。

  近日,国内连续发生多宗电梯夺命事故。虽然,这些事故均将责任划分给物业公司、小区业主等电梯管理者、使用者,但对于如何保障电梯安全使用杜绝事故的发生,亦需公众继续追问。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电梯产权单位是电梯安全使用的主体责任单位,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对其实施严格监管。督促其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到位。电梯使用单位是电梯的直接管理者,负有全天候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政府相关部门应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及街道、社区做好齐抓共管的工作,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陕西扎起杜绝事故“防护网”

  目前,西安市已有2600万部电梯,并以每年15%的增速在增加。电梯越来越普及,如何抑制电梯事故的发生?2012年2月1日,《西安市电梯安全与节能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办法》规定,电梯运行费应当用于电梯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直接物质损耗以及电梯检验等相关费用。而且要单独立账,专款专用,不得挪用。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每半年公布一次电梯费用收支情况。

  《办法》明确指出,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不能被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电梯制造单位的质量保证和承诺替代。

  如果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将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业务分包或转包,电梯安全与节能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此外,为有效监管电梯安全、追查电梯事故责任,《办法》要求安装电梯时应配备视频监控设施,已安装使用的电梯,有条件的也应加装视频监控设施。

  对于超期“服役”的电梯,《办法》规定“在用电梯一年定期检验一次”的基础上,电梯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要委托有资质的电梯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技术评估,并以后每5年进行一次安全技术评估。《办法》对乘客也提出了要求。乘客不得违反电梯安全使用警示操作电梯。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电梯,禁止乘用。也不得采用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轿门,更不得乘坐超载电梯。一些超大电梯,应当由取得相应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的电梯司机操作。2013年3月1日

  《陕西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要求,物业等使用单位必须在电梯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等,要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和通话装置完好,并保证联络畅通。《办法》还限定了排除电梯故障的时间:市区内不超过30分钟,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1小时,没有履行电梯维护保养职责的,将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陕西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施行,为预防杜绝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竖起一道坚固的防护网。

  温馨提示

  乘电梯也要讲规则

  1、呼叫电梯时,乘客仅需要按所去方向的呼叫按钮,请勿同时将上行和下行方向按钮都按亮,以免造成无用的轿厢停靠,降低大楼电梯的总输送效率。同时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安全装置错误动作,造成乘客被困在轿厢内,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2、电梯门开启时,一定不要将手放在门板上,防止门板缩回时挤伤手指,电梯门关闭时,切勿将手搭在门的边缘,以免影响关门动作甚至挤伤手指。带小孩时,应当用手拉紧或抱住小孩乘坐电梯。

  3、乘坐电梯时应与电梯门保持一定距离,为了安全起见,因为在电梯运行时,电梯门与井道相连,相对速度非常快,电梯门万一失灵,在门附近的乘客会相当危险。

  4、不要在电梯里蹦跳。电梯轿厢上设置了很多安全保护开关。如果在轿厢内蹦跳,轿厢就会严重倾斜,有可能导致保护开关动作,使电梯进入保护状态。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电梯会紧急停车,造成乘梯人员被困。

  5、进门时很多人习惯用身体挡门,虽然没有危险,但如果你按的时间太长了,电梯控制部分会认为电梯已经出了故障。有可能会报警,甚至停下来。所以比较得体的做法,就是你进去以后,按着开门按钮。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有的人整个站在电梯门处,挡着电梯门,这样是很危险的。因为电梯里面是安全的,外面也是安全的。但是你站在这两个空间交界的地方,万一“开门走车”,这个人就会受到剪切。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