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精装显示行业尴尬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尴尬
《意见》发布后不久,成都业界最受关注的全精装项目、单价破1.8万元/平方米的铂雅苑全新广告出街,新推“玺园”组团为清水房,单价8800元/平方米起,引发业界热议。议论的核心,直指铂雅苑放弃前期宣传中最主要的竞争要素———几乎所有开发商公认的精装修水准。
政策的要求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一致,这已不是第一次。2007年,万科地产宣布两年后不再建造清水房时,成都的精装在售项目只有三个。在主管部门对精装房的大力提倡下,2010年主力开发商中海、华润、龙湖、恒 大、绿地、珠江等均加入精装浪潮。然而如今,除了万科仍在坚持销售精装房,大多数品牌开发商都抛弃了当年精装战略时的坚定,清水房仍是公司销售的主力。
市场压力大
纷纷被迫去精装
几年前,关于成都精装房推进目标的意见发布时,曾引起业界热烈讨论。这一次,《意见》中,再次指出力争5年时间使全省新建商品住房全装修比例达到60%以上的消息,却并未迅速收到反馈。
权威发布的数据是,全省全装修商品住房比例目前仅占10%左右,远低于沿海发达城市。这一次,政府希望通过完善的标准、制度和配套政策措施实现目标。比如,装修方案可选择、样板房在真实入住前不能拆除,还将探索制定全装修商品住房计税价格、融资、信贷、销售和节能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扶持、鼓励政策等。
然而,就在《意见》发布后不久,成都业界去年最受关注的高端全精装项目———铂雅苑,打出8800元/平方米的价格,此次推出的清水房源比全精装房源价格下浮10000元/平方米。铂雅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称,项目从去年推出至今,客户不断表现出对清水房源、个性化装修的极大需求,这是铂雅苑最终决定拿出新组团,放弃精装修的根本原因。
品牌开发商
坚定来又坚定地去
这并非个别现象。事实上,除了万科、合景泰富之外,从2009年开始还在坚定推行精装房的开发商,似乎再无“第三者”。
2009年市场上有精装房供应的开发商包括万科、合景泰富、龙湖、远大、珠江、绿地、富力、滕王阁、力迅等,甚至有开发商提出今后“非精装不做”,发展态势一片大好。华润、中海、蓝光等主流开发商积极跟进,2010年都有精装房源销售。龙湖三千城、珠江国际花园、中海·城南1号、中海金沙府、华润翡翠城、华润二十四城、蓝光公馆1881这些具有市场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项目,都曾经推售过精装房源,然而现在来看看,那些还有可销售房源的,都只是清水房。
一轮轰轰烈烈的精装运动之后,又迎来一轮“去精装”行动,一来一去,只用了4年时间。成都最早的精装房推动者之一珠江地产相关负责人认为,市场的压力以及购房者“贪总价便宜”的非理性行为,是精装房退出成都舞台的原因。
不透明不放贷
精装发展受扼制
“精装房的迅速上马和迅速退出,反映了政府、开发商、购房者三方间的博弈。”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政府希望全面提升住宅品质,降低建筑能耗,减少资源消耗,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发商想通过精装房提升项目溢价能力、转移房价到装修部分以避税;然而购房者并不愿意为质量参差不齐的精装房买单,同时对高总价、精装部分不放贷无法接受。这位业内人士说:“商品如果生产出来消费者不买单,证明市场对其不认可,生产者必须转向,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
除了精装房的交房困难,摆在购房者面前的还有两个重要问题:精装不透明、精装部分不放贷。
现在豪装6000元/平方米已不具有杀伤力,因为从未提过装修标准的铂雅苑甩了精装能直降10000元/平方米。一套200平方米的住宅,按照每平米4000-6000元的装修标准,仅硬装部分不带家具家电就要花掉80万-120万元,不仅与市场上普通的装修总价不符,而且开发商注明材料品牌却不注明型号等行为,让精装房部分透明度太低,购房者难以信任。
另外,精装部分不放贷,也成为扼制市场接受度的关键。以购买一套100平方米、单价10000元的精装房为例,如果精装标准为1500元/平方米,总价100万元的房子中,不能贷款的部分将有15万元。100万的清水房如果首付5成50万,精装房则需要首付57.5万。尽管有的开发商提供精装部分分期支付,但仍无法改变现状。成都商报记者 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