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许小年:降房价 应增供给而非抑需求
在昨天南京举办的“城镇化推动力与房地产转型高峰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提出,降房价,应增加供给而非抑制需求。
许小年是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从业者之一,曾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眼下的身份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热点新闻:报告称中国约1万人通过炒房成为亿万富翁】
“我一开始就反对政府以限购这样的行政性手段调控市场,它打乱了企业的资金调度。一些房地产企业在经营上发生困难,因为它的资产都是固定实物,但由于限购又卖不出去。”许小年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还需要房地产来拉动,而限购却阻碍了这种拉动。这些年政府所有的降房价思路一直是抑制需求,但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教科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房价高,一定是供不应求,需要增加供给,而不是抑制需求。如果政策出发点错了,就难有好的调控效果,所以才会出现房价越调越高的情况。”【热点新闻:申论:为躲房税逼13岁女儿立遗嘱 公民需有伦理底线】
如何增加供应?许小年认为首先要增加土地供给。“应让农民的宅基地直接入市,只有让土地自由地进入到市场,才能降低房价。”
对于当前炙手可热的“城镇化”,许小年提出,它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城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中国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左右发展到今天的50%多,是产业发展、资源自由流动和资源自由组合所带来的一个结果。”
在许小年看来,对中国城镇化促进作用最大的是两项改革。一是农村改革,使得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二是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城镇经济改革,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现在都认为,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是农民平均收入的3倍,所以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以此提高农民收入、拉动消费。但要让城镇化这个“大饼”真正从天上掉到地上,首先要发展城镇产业,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这样进城的农民才能够找到工作,挣比过去高3倍的工资,也才能够有过去3倍的消费。【热点新闻:买学区房要量力而行 择校新政后出手宜早不宜迟】
对于当下政府投资提振经济的行为,许小年说,与美国过度消费不同的是,中国是过度储蓄和过度投资,这些过剩的投资又形成过度的产能。“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政府苦于需求不足,连续两次花钱维持经济增长,先后出现了‘4万亿’和‘4万亿2.0版’。但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彻底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经济拉动也只能维持几个月,因为经济结构本身没有调整。”他说,政府花钱不解决经济结构性的问题是没有用的,就像人有病了一定要动手术,不动手术健康不了。 本报记者 汪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