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遴杰:遏制房价需先解决过量货币去向

提要:即使高层政府不断强调严控房价,去年下半年房价仍然出现了回暖迹象,七十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新建商品住宅指数上涨明显加速,连续7个月上涨。控房价最直观的办法应该是严控甚至缩小货币总量,等于是要让洪水退潮才能让垸子真正安全。

杨遴杰

杨遴杰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建设报》专栏作家。

  1月22日《国土资源报》

  即使高层政府不断强调严控房价,去年下半年房价仍然出现了回暖迹象,七十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新建商品住宅指数上涨明显加速,连续7个月上涨。这些城市中房价上涨的城市个数不断增加,到去年12月已经达到54个,且出现了一线城市同比和环比全面上涨的现象。这无疑刺激了市场复苏的想象和预期,连带着土地市场也持续走热。

  这种局面不是高层决策部门愿意看到的,房价上涨会进一步刺激已呈现抬头趋势的物价指数,叠加的后果会扰乱宏观经济秩序,徒增管理难度。高层控房价的要求异常严厉,可谓三令五申,房价却似乎顽强得如榕树根,抓住一点机会就要顽强地要长出来。找到推动其上涨的动力,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地控制房价。

  房价的普遍上涨,其他商品也没降价,按照货币理论的说法,一定是货币供应过量。我国去年全年GDP为51.93万亿,而年底广义货币量为97.42万亿,广义货币与GDP的比值达到1.88倍,是世界主要经济体最高的,货币供应过大是我国宏观经济存在一系列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供应过量的趋势即便在宏观经济局面并不好的2012年也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加剧。2012年广义货币增加了12.26万亿,而当年GDP同比提高了4.6万亿,两者比值为2.66倍,货币投放的速度比往年更脱离GDP的增长,经济体系内货币过量现象更加严重。

  在我国当前的外汇管制政策下,过量货币无法通过输出国外和汇率调整来消化一部分,基本只剩下内部消化的方式。产能过剩,实体经济基本无消化能力,最终要体现在资产价格上涨上,体量大、供应慢的房地产市场自然是最受追捧的对象。虽有限购、限贷等政策筑起高墙,意图将货币洪水阻挡在房市之外,地方在具体实施时却经常政策走偏,人们也想尽各种方式绕开政策壁垒去购房,在货币过量和通胀隐忧压力下寻求资金安全,各种跑冒滴漏层出不穷,有提前释放的真实需求,也有假离婚多购房的个例,最近更是曝光了一家全部二套户口的奇特办法。就像洞庭湖涨水季节的围垸,通过高筑的堤坝把垸子围起来,暂时保住了安全,却提心吊胆,既有漫堤的榔头,也有小的管涌,更要担心洪水持续上涨下堤坝能持续多久。在货币持续走高,又缺乏有效投资渠道的中国现有宏观经济体系内,严防死守却压不住房价似乎成了必然的宿命。

  控房价最直观的办法应该是严控甚至缩小货币总量,等于是要让洪水退潮才能让垸子真正安全。比如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加强央行窗口指导实施投资的有效监管,到期项目及时清偿不再展期等方法,收回市场中的流通货币,减少流动性。这种“釜底抽薪”式的操作,等于老天爷把降水又蒸发到天上去了,只要不半途而废,降房价的效果必然明显。但是它存在一个巨大的甚至是无法承受的后果,很多企业会出现资金断流,甚至大规模倒闭现象,同时社会总需求会减少,经济停滞甚至倒退,前年开始我国就有过紧缩货币带来的企业成批倒闭现象,这也是通货紧缩教科书式的标准结果。为了降房价而引起宏观经济的一蹶不振,这种方式明显不可取。

  还有一种办法是“大妈活面”式,水多了加面,货币多了,提供更多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市场,或者说就像洪水不退就要找块空旷地方泄洪。现状就是货币已经发出这么多了,收回来不可取,就只好让它找到有高效、高收益的使用方向,通过未来的收益来吸引投资转向,分流在资本市场上的资金,这样就可以通过做大整个经济实体规模,提高产出效率来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这就需要对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类型,看看哪些可以列入分流的方向。其实最简单,我国现有的垄断部门完全符合,比如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这些行业自身体量足够大,有投资空间,而当前垄断运营下效率很低,有提升空间,如香港只有700万人,有六家移动运营商,电信市场的服务、效率和资费都远胜内地,如果放开中国电信市场,当前市场资金有了分流方向,还带来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何乐而不为。另外国家也在不断提出要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利,要创造新的实现方式,这一部分如果有大的改革,也可以吸引大量资金,分解当前经济中货币过量的难题。

  货币问题,是影响经济整体结构和质量的根本性问题。它不解决好,房地产市场受到最直接的冲击,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根本上房价问题是货币的去向问题。改革投资方向来解决货币问题,并不是为了降房价这么简单的目标,其意义更为深远。但是它处理好,恰恰又会自然起到此作用。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