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通道的意义是拉开城市框架
建通道为何不“先近后远”?
规划人士回应:过江通道的意义是拉开城市框架
四桥开通后,有不少人在质疑,为何要先建设那么远的公路桥,为何不能在主城区离大桥近的先建桥?
陈斌回应,解决过江难不是单靠建过江通道就能解决的,必须要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就算是长江上盖上盖子,过江问题解决了,但是主城区的交通肯定吃不消。”
在规划局规划处张成工程师眼里,市委市政府提出“江北新区”概念,浦口+六合+八卦洲,将打造苏南新型城市化示范区,成为与江南相对独立的新区,这才是解决过江难的王道。“江北要成为南京的浦东,只有商业、产业、就业、服务业都在本地解决,才能真正缓解过江难。”
发展需要超前的眼光,四桥虽然离大桥有20公里,但是在十年前选址时,166公里大外环已经在规划师的心里成形。原南京市规划设计院副总朱光远还记得,2003年南京首次尝试市政联动,第一个项目就是规划、交通、建委、市政公用局等一起“参谋”四桥选址,当时大家也达成共识,南京的产业发展必须要到绕城公路以外,在外围必须要有一个大的公路环,也就是“绕越”的概念,“越过南京城”,这样才能给南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过江通道的意义不仅仅是过江,更是拉开城市框架,带动地区发展的先行军。”朱光远说,四桥的选址,更多的是希望带动栖霞和城市北边的发展。而实际上,四桥的通车意义初显,外地货车、过境车辆从外环“绕越”,龙袍新城、玉带镇、化工园等整个六合城市格局将产生影响。最起码,“已经有好多城里朋友打电话要来吃汤包了”,六合规划局孟雷笑着说。
南京规划快速三环
南京长江四桥和绕越高速东北环的竣工,标志着南京交通大外环闭合。而“大外环”这个帽子很快将被摘掉,因为在绕越之外,南京又在规划江南“快速三环”,高速公路将串联起栖霞、江宁等大部分新市镇,南京市域范围继续“长胖”近一倍。
南京规划局交通市政处陈斌介绍,南京规划的江南快速三环,起点位于规划中的七乡河过江通道,往南接现有老宁杭即省道122、汤龙公路,一直到湖熟北侧,然后走板霞大道,终点到锦文路过江通道。这一城市大三环,将把汤山、湖熟、东山桥、秣陵、禄口等新市镇都囊括到城市内环中来,有利于城市新组团的发展。届时,新市镇只要5分钟就能上高速,并很快与南京各条高速公路对接,出行速度将大大提高。 (撰文 记者 刘海琴 本版制图 张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