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与地产合作是一大出路

  近年来,颇具实力的家具代理商纷纷创立了自己的连锁品牌,诸如唯真生活空间、锦上名店、诗维馆、穗港欧陆等等。在楼市寒潮的侵袭下,众多家具连锁品牌又在寻求怎样的突破路径?近日,记者专访了广州唯真家居集团总裁石磊,他表示,除了挖掘消费者的需求,了解房地产商的需求是当下家具代理商的一大出路。同时,连锁品牌导购员的整体素质较家具单店要高,他们在推销家具的同时,更富有引导意识,善于帮助首次置业的年轻消费者买到外形美观、风格统一的称心家具,因此也更受顾客欢迎。

  关于市场变化

  困境下家居行业营销模式单一

  信息时报:2010年起的三年来,作为代理多个板式、软体、美式品牌的家具连锁企业,您感受到的行业变化轨迹是怎样的?就唯真生活空间而言,旗下曲美、舒达、美加华庭等品牌的业绩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石磊:楼市调控突如其来,家具零售首当其冲。三年来,家具企业的心态有着微妙的变化:2010年,大家从旺到淡的挫折感明显,调控带来的需求抑制,新劳动法带来的人工成本增加,导致了家具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都陷入了困顿;就唯真生活空间而言,2010年的确出现了20%的下滑。

  2011年,行业普遍开始接受现状和积极应对,市场形势愈发严峻,我们调整了策略,保持了稳定没有继续下滑;进入2012年,大家发现危机非但没有解除,反而愈陷愈深,于是开始重寻方向,总结方法,爆破营销。因此在危机蔓延的今年,我们反而实现了寒冬来的首度增长。

  信息时报:在需求强烈遏制和供给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三年来,家具零售行业呈现和暴露出哪些特点和问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又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石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家具行业的营销形式过于单一,模仿成风。从模仿设计到模仿营销手段,这两年,许多家具企业都跟风搞爆破营销、主动营销、小区推广,使得营销手段和目标消费群严重重叠:买卖顾客资料、重复打电话,有的业主一天能够接到几个家具品牌的询问电话,不甚其烦,这样容易导致消费者对家具行业的整体形象产生逆反心理,不易于市场的好转。

  其次是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危机之下,家具企业的员工流动尤其频繁。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以来,不仅家具终端零售受到冲击,家具工厂也饱受压力,许多工厂纷纷开设自营店来增加收益和现金流,却由于导购员等人才的缺失,做得差强人意,还破坏了行业原有的发展秩序。

  这期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买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从购买价格到购买价值的良性变化。消费者在购买的家具的时候,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如从前了,会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便宜的东西,追求家具的设计、美感、款式和色彩等。

  关于应对策略

 

  可与开发商合作批量生产

  信息时报:三年以来,面对持续的市场低迷,为应对危机,有的家具零售企业选择收缩渠道,有的反而逆市扩张,有的加强培训沉淀内功,有的强化售后口碑传播,唯真家居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和整体战略?又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石磊:三年来,家具行业逆市扩张的很少,扩张成功的更少。更多企业是在收缩终端渠道。就唯真家居代理的品牌而言,欧式美式的份额在下滑,而板木结合和软体家具的消费偏好在增多。这是因为高端消费者有一定的减少,而且家具行业有一个跟风的习惯,什么品类好做,大家就跟着做这个门类,比如后现代、新古典等,导致了僧多粥少。

  在渠道拓展方面,去年,唯真家居成功启动了与开发商的合作,金沙洲热卖楼盘--御金沙的2008套房中,有500套房的业主使用了唯真旗下的家具。我们说服开发商整体采购,为白领阶层的新婚夫妻提供了他们喜闻乐见的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具,均价在全屋6万元左右,作为精装房的附加值,让85后小夫妻们轻松拎包入住,这样增加了房产的价值却没有增加价格,颇具吸引力,让年轻业主和房地产商都乐于接受。

  因此,在非常时期,家具零售商不仅要了解顾客的需求,还要了解房地产商的需求。在楼市紧缩的背景下,他们同样需要挖空心思找到各种附加值来吸引刚需。由于同款家具的订单大,可以像生产服装一样一次性批量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竞争成本。

  关于价格控制

  价格稳定折扣稳定产品更值钱

  信息时报:家具零售一旦面对低迷,价格杠杆就成为第一手段。相比其它高端家具品牌高标价低折扣的做法,唯真的价格体系是怎样的?

  石磊:对于家具行业而言,维护价格体系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家具行业品牌众多、产品众多、价格虚高的现象,不像家电产品就那么几个品牌,就那么几个型号,很容易进行价格的横向比较;而家具尤其是高档家具,利润空间很大,很多品牌今天8折、明天5折,让消费者质疑产品的价值和行业的诚信。消费者在历时几个月的家具选购过程中,越是感受到你的价格稳定、折扣稳定,就越会觉得你的产品值这么多钱,越愿意购买。

  关于渠道布局

  独立店要有体量和丰富的产品

  信息时报:家具连锁品牌往往都与家具商场唇齿相依。如今卖场越开越多、越开越大,撤场、抗租现象也层出不穷,令家具代理商进退两难,现在许多品牌都开始脱离卖场开设社区独立店,您如何看待?

  石磊:我个人认为,家具独立店要脱离大卖场,首先还是要有体量。独立店单店面积要达到3000~4000平方米以上的体量才算足够,才能够展示出足够的产品,让顾客觉得有足够的选择空间。

  现在广州市场上的家具独立店,多在繁华地段或是大型社区门口,面积多在1000~2000平方米。同时,单体店的展示的家具风格一定要一致,要具有辨识度和个性,不要妄想让所有层次的消费者都来购买。

  关于消费引导

  导购员要用心为顾客着想

  信息时报:与单个的家具专卖店相比,唯真、锦上名店等家具连锁品牌具有怎样的优点?现在购买家具的多是首次置业的年轻刚需群体,他们在购买家具时有怎样的特点?

  石磊:许多首次置业的年轻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有一个共性,就是流行所谓的“混搭”。由于年轻消费者平时更多关注的是服装、饮食、游戏,对家具知之甚少。我经常看到有年轻人厅柜选的是欧式,却又买了康耐登的玻璃茶几,沙发又来买曲美的,餐台甚至选了大理石的。其实更多人不是追求混搭的感觉,而是没有做好规划,装修预算不多又没人指导,小两口拿着杂志边看边逛,看到什么好看就想买什么,而没有意识到家具风格的统一对于家居美感的重要性。

  其实,家具文化是家具沉淀出来的内涵。家具零售行业也欠成熟,许多导购员只关心自己的产品能不能卖出去,而不会用心为顾客着想:他们已经购买了怎样的家具,再添置哪些家具才能锦上添花?因此,成熟的家具品牌、好的家具导购员应该引导顾客学会搭配合适的家具,而不是让他们浪费了钱却没有买到好的东西。

  (作者: 阳军)

关键词:广州房产  广州房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