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过境车辆 为城区道路和二桥减负
分流过境车辆,为城区道路和二桥“减负”
【现场探访】记者昨天在绕城公路的刘村互通匝道、雍庄枢纽、沪宁高速上海往南京方向第278公里处等,都看到这样一块交通调整告示牌:绕城公路的刘村互通(经长江二桥)至雍庄枢纽段,7:00—22:00禁止非本市籍号牌货车通行;全天禁止过境长途客运车辆通行,上述车辆可由绕越高速公路(G2501)行驶。
“二桥高速三分之一车辆为大货车和挂车,按一辆挂车抵3辆小客车计算,日均车流量10万辆左右,而当初设计的日均流量仅6万辆,已经超负荷。”交管局一位负责人表示,二桥的车流量对绕城公路影响也很大。“绕城公路现在车流量在7万辆以上,且近一半是大货车和渣土车,事故率很高,经常引起拥堵。四桥开通后,绕城和二桥外地货车和客车限行,日均车流量有望降低1万—2万辆。”
【专家声音】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涛认为,闭合的“大外环”,沟通了江南沿江公路与江北沿江公路,也将宁启、宁杭、沪宁、宁通、宁淮、宁埠、宁洛等高速公路串联到了一起。以后,从山东、河北等北方过来的车辆,开往上海、杭州等方向时,可以从“大外环”通行,不用再走绕城;东西方向也是如此,从上海往合肥、西安等方向的过境车辆,也不需要进入城市路网,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四桥开通在优化城市交通格局的同时,也进一步夯实了南京“门户城市”、“枢纽城市”地位,对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实施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增强南京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外环”穿针引线,江北江南又添一个“对话”通道
【现场探访】近日的持续低温让很多人足不出户,但在六合龙袍经营农家乐的朱长荣每天往外跑,拖砖拉水泥,“过完春节将农家乐翻新装修一下。”朱长荣告诉记者,现在他只有两个包间,一到节假日就坐不下,“四桥开通后,来龙袍更方便了,客人多了肯定坐不下。”
随着四桥开通,龙袍镇上,有朱长荣这样想法的人不少。
王永贵经营着一家大酒店,销售的蟹黄汤包在当地小有名气。“虽然每年汤包节来吃汤包的市民不少,但还是会抱怨主城到六合路太远。”王永贵说,长江四桥开通后,他的生意有望更红火。
“我们测算过,今年龙袍汤包节日均客流量为5000人,四桥通车后,明年有望翻一番。”龙袍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解读】位于龙袍镇东南部的长江村对长江四桥开通的前景充满期盼。10公里的原生态水杉大道、千亩杨树林,在长江村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江边泛舟、池塘垂钓,加上蟹黄汤包等特色美食,让这里的农家乐别具风味。2008年,长江村入选江苏省首批农家乐专业村,但因为交通不便,客流量一直差强人意。“四桥通车后,从新庄过来不过半小时,农家乐一定让大家更乐呵。”长江村支书杨美和说。
借四桥开通契机,龙袍镇已着手全镇产业进行新一轮规划布局,“长江四桥经济产业园是龙袍新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龙袍街道办事处主任范明辉介绍,产业园将重点发展智能电机产业,以及相配套的现代物流服务及科研CBD。据了解,长江四桥连通六合、栖霞两区,沿线设置了横梁、龙袍、栖霞、麒麟4处互通立交。绕越高速东北段全线设置了6个互通立交,沿线六合区的每个街镇都可进出高速路。
从跳出明城墙到迈过长江,从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南京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优化。从长江大桥的一线牵,到长江二桥、长江三桥、长江隧道、长江四桥等多个交通要道的放射网联,江南江北正实现更紧密的对话和共生。
本报通讯员 徐舒灵 本报记者 葛妍 顾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