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蓝氧免疫疗法”在社会各界产生积极影响
学术报告会现场
中国网讯: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际肝病‘蓝氧自体细胞免疫诊疗技术’学术报告会”在京召开。会议透露,北京京科肝泰医院首创的“蓝氧自体细胞免疫疗法”临床7年来,治愈了近万名乙肝患者,此举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据了解,会议举行当天,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冯长根,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解放军中医药学会会长杨明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理事长晓萌,北京医科大学教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临床组组长、全国肝炎治疗研究中心主任田庚善,全军肝病研究所原副所长、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彭晓君,首都医科大学教授段钟平以及媒体记者等各界嘉宾400余人共同出席大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而肝病,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种之一,全球范围约有数亿人在承受着各种肝病的折磨。如何采用先进、科学的方法治疗肝病,也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
会议主办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京适时召开这次学术大会,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以及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央视网、搜狐网、新浪网等近百家媒体对此次大会给予了广泛报道。
孙隆椿在大会上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发出了号召,他说:“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学、临床、学术研究和科研攻关,用更先进、更科学的方法去治疗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有关媒体在报道时指出,这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医学界,特别是临床重点医院对肝病的临床学术研究,报告会围绕肝病的预防与治疗、如何将科研成果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等课题,进行了全面交流与深入探讨。特别北京京科肝泰医院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实行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推陈创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学研究,创造的肝病“蓝氧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充分肯定。
著名肝病专家田庚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我国肝脏疾病呈发病率高、年龄层低的发展趋势,网络上也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肝病治疗方法。所以治疗肝病,找对“路子”是关键,切莫病急乱投医。
在谈到“蓝氧自体细胞免疫诊疗技术”的优势时,田庚善指出,该疗法是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非玻璃放电技术产生蓝氧,具有技术先进、疗效确切、避免耐药性、不易复发、费用较低、解决三难等特点,能从根源上清除变异病毒,全面提升患者肝脏自身免疫能力。据介绍,“蓝氧自体细胞免疫疗法”在北京京科肝泰医院临床七年来,已治愈了近万名乙肝患者。
此外,本次会议还举行了“共抗乙肝?消除歧视?‘肝泰一生计划’”实施一周年回顾展。
据悉,去年7月9日,“共抗乙肝?消除歧视”大型公益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参与该活动的北京京科肝泰医院筹资1000万元,开通了400-8907-999免费救助热线,用于救助全国患有肝脏疾病的贫困患者,当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启动仪式给予了报道。至今一年多来,已有一千多名患者从中受益。(中国网张雨荷)
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致辞
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出席报告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解放军中医药学会会长杨明会讲话
康宏集团董事长林国良致辞
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主持人钱婧主持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