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辉丰股份:严重造污 村民健康受威胁
人民网盐城12月17日电(王继亮)江苏省盐城大丰市新丰镇赤旗村上百户村民在化工厂的包围中生活了20多年,多年投诉、上访均未果。这家化工厂就是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辉丰股份”)。
辉丰股份成立于1998年,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该企业是国家农药定点骨干生产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大丰市纳税排名第一,其董事长仲汉根多次被评为大丰市十大民营企业家。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头顶光环的企业,近年来却因为多起污染事件屡被推上风口浪尖。记者经过数日调查,该企业的污染迷雾得以慢慢还原。
村民健康受到威胁
辉丰股份在大丰境内有两家工厂,其中被指多次出现饮用水危机、危害村民健康、使农作物遭遇严重减产的工厂位于新丰镇赤旗村。
村民阮元昌回忆说:“去年4月4日,村里出现800多人的大面积饮用水中毒事件,多位村民险些丧命。辉丰开始不承认,后在各方调查证实后给每位中毒村民800元的补偿,并报销所有住院和治疗费用。”
相关报道显示,当年4月5日至12日,赤旗村数百名村民出现腹泻、呕吐、发烧、头痛等中毒症状。时任董秘卞宏群辩称:“村民饮水中毒跟我们厂区排污没有任何关系。”而大丰市相关政府部门出具的初步调查结论也显示:村民饮水中毒的原因是自来水管因植树开挖多处破裂,污水渗入水管所致。所渗污水是否与当地的农化厂有直接关系,尚不能认定。
就在数日前,赤旗村10多名妇女无奈向记者表示,前段时间,政府组织农村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当地医生称该村妇科病明显高于其他村组,癌症发病率也高于前几年。 62岁的村民奚凤兰证实,近年来,有多名因患乳腺癌等妇科癌症的农妇死亡,男性患癌死亡的病例也不在少数。
在赤旗村工厂上班的陈师傅称,他们每个月工资也只有两三千元。几年下来,有多人被怀疑因为在车间中毒去世。根据村民回忆,中毒村民私下受到政府及辉丰股份的安抚和游说,要求赔偿后不得再上访,并进行了签字画押。
针对上述情况,大丰市有关部门并未向记者回复。
农作物纷纷减产
10月30日下午,在被称为盐城市“环境友好企业”辉丰股份赤旗村工厂约500米外的陈姓村民家中,记者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而靠近该工厂院墙外的稻田里,一片一片的水稻呈现早期死亡的迹象;干涸的灌溉水渠边,一捆一捆已经枯黄但没有结出豆子的黄豆秸杆堆在那里。
李姓农妇提起多年身受毒化工之害的情形,忍不住失声痛哭:“二组受影响最严重,基本农田都给上面收去种了,自己只剩几块菜地,农作物收成一半就不错了,十几年都没人问,我们只好认命了。”
多位村民反映,因担心要对村民损失的粮食补偿,从2005年开始,辉丰股份就让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租种了村里500亩基本农田,而这家公司的法人正是辉丰农化法人的亲家。原先的租金是1000元每亩,从去年增加至1150元每亩。
“农作物根本长不起来,今年的玉米只长了40公分左右就不长了,结的玉米棒子10公分都没有。桑树的嫩牙一长出来就枯掉,今年夏天都没吃过青豆,土豆一发芽就死了。这些年,我们吃的蔬菜都要去菜场买。” 奚凤兰告诉记者。
事实上,村民所说的被疑污染问题远不只这些,以前种植的棉花最少也能赚个千儿八百的,现在连弹一床被子都不够。村民阮元昌今年5张纸的蚕种仅结出150斤的蚕茧,而正常一张纸的蚕种就能结蚕茧80斤。阮元昌称原因一是3亩的桑园因污染无法供蚕食用;二是空气污染所致,蚕最怕空气污染。据当地村民称,养蚕一直是该村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近年来蚕一直养不起来,与辉丰农化一墙之隔的中闸蚕茧站也逐年遇冷。
记者从村民那里得知,去年由政府协调,养蚕村民从辉丰农化获得300元一张蚕纸的补偿,而针对粮食及农作物的补偿,近10年来镇里多次允诺,至今仍未兑现。据村民诉说,今年全村光养蚕损失不低于15万。
不过上述说法均遭到环保部门及辉丰股份的否认,记者求证时也未获得政府正面回应。
村民们称,现在是越反映污染越严重。在该公司上市前,每逢村民养蚕期间,公司即主动停产等候村民蚕结茧后再开工生产。上市之后,该公司增加了锄草剂品种的生产,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上述善事。记者从江苏省农科院获悉,锄草剂的毒性较杀虫剂更为严重。
从2005年开始,因该村部分农田遭污染已经无法再种植粮食的情况下,镇里在位于辉丰股份院墙北边的150亩的基本农田被栽满了绿化树,这些树现在基本已经死亡。
环评手续如何通过?
辉丰股份另一家位于大丰经济开发区的工厂生产也照常进行,空气中弥漫着恶心刺鼻的臭气。该工厂一名保安告诉记者,现在厂里还是需要工人的,听说有一些员工因为担心伤害身体已经辞职了。
位于这家工厂南边的河流已经变色并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一位举报人称辉丰股份经常偷排污水,数名工人表示厂里的污水设备并未正常运转。而市委某位官员却这样向记者解释:“如果出现偷排,肯定是和公司有过节的员工故意使坏。”
辉丰股份遭当地村民投诉已近10年,2005年《新华日报》就曾报道其对村民的危害。近年来,该公司污染事件也多次遭媒体曝光,但至今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记者查询获悉,该企业仅在江苏省环保厅就多次被投诉,省厅也多次责成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查处。江苏省农科院的一位要求匿名的专家认为这家工厂应距离村庄5公里左右,其生产的某些产品是具有一定毒性的,政府应该从百姓健康考虑将其搬迁。
不过,辉丰股份招股说明书显示,其已通过江苏省环保厅的专项核查,该厅出具了《关于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环保核查的函》,认定“核查时段内该公司未因发生环境违法行为而受到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业内人士纷纷质疑多年来污染环境、伤害村民的企业是如何通过环评及审批手续的。
企业与监管部门说法不一针对村民村民们反映的问题,记者多次与大丰市相关部门协商采访事宜均未果,辉丰股份董秘贲银良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新丰镇村民反映的污染及农作物减产与企业无关,村民所反映的问题与事实有出入,而其生产的产品本身就是有益于农作物生长的。
在记者多次要求下,大丰市委相关部门要求辉丰股份安排了一名生产部的陈姓经理给记者出示了一份盐城市环境保护局盐环复[2009]35号关于《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3000吨农药制剂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复印件。时间为2009年7月7日的该审批意见显示:原则同意《报告表》结论和大丰市环保局预审意见,本批复自下达之日起5年内有效。
陈经理还表示,企业今年效益不是太好,处于半停半产状态,但环保设备在生产时是正常运转的。而合成方面的杀菌剂已于9月20日全部停产。陈强调说,村民所反映的辉丰股份水中毒事件及农作物、养蚕等一系列补偿纯属子虚乌有。“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赔偿?”不过陈也称:“我进厂才三四年,自我进厂从来没有被查处和关停过,也没有听说过。”
大丰市环保局污染控制科的周科长却这样解释,村民所指辉丰股份的污染问题已经是一个历史问题了,现在局里一直在对辉丰股份的环境治理长抓不懈,大丰市的污控成绩是得到国家环保部有关部门认可的,如果村民有疑问可以到局里的信访办了解。该局一位工作人员坦言,辉丰股份被查处和关停过,现在由于社会关注度较高,有所改观。不过,这位环保局工作人员所言却完全被辉丰股份否认:辉丰从来没有被查处和关停过。其董秘更是反问记者:“有问题怎么能上市?”
截至记者发稿前,当地村民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们的补偿仍然没有到位,一场持续10多年的维权行动仍然没有结束,他们表示,为了健康权益,他们将继续抗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