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政保驾护航 撬动绿色建筑万亿产业

提要:2005年,原建设部下发了《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这使绿色建筑首次有了指导方针。此后的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推出了首批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工程项目,给业内树立了实实在在的标杆。

    来源:集成商观察

  今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称,将通过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健全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推进相关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等,运用多种手段,到2020年使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超过30%。

  这是我国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专家表示,房地产产业链条长,对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大,如建筑用钢占全社会钢材消费的50%,建筑用水泥占全社会水泥消费的60%等。发展绿色建筑将有效带动新型建材、新能源、节能服务等产业的发展,有望撬动规模超过万亿元的“绿色市场”。

  政策为绿色建筑保驾护航

  绿色建筑行业在中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计划力争在2020年将全国主要地区的绿色建筑占新建筑比重超过30%。虽然中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起步时间很迟,但因政府在财政和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正一步步地追赶西方国家,甚至有超越欧洲的趋势。在这一点上,美国专业人士称,美国政府需要重新审视目前主要依赖市场推行绿色建筑的政策方针。

  《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建筑能耗水平提高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并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力争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

  这让持续努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行业人士再度看到了曙光。事实上,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正是由一系列的政策推动的。

  中国绿色建筑的起点要追溯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3年设计的第一幢超低能耗示范楼和2004年1月竣工的中美节能示范大楼。这两幢节能大楼的建设,都得到了政府资金方面的支持。

  2005年,原建设部下发了《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这使绿色建筑首次有了指导方针。

  2006年3月7日,我国首部绿色建筑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出台,成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里程碑。这是我国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地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它为绿色建筑赋予了明确的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此后的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推出了首批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工程项目,给业内树立了实实在在的标杆。

  而《意见》则是我国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但如何运用政策引导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让开发商真正体会到开发绿色建筑的好处,同时又能建立起完善的补贴政策,让企业打造的建筑真正地绿色、环保、节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讨。

  财政奖励,星级越高奖励越多

  除了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两部门还明确:力争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

  发展绿色建筑并非易事。根据通知,在发展初期,以政策激励为主,加快标准标识等制度建设,完善约束机制。

  “将按照绿色建筑星级的不同,实施有区别的财政支持政策。”两部门确定了今年高星级绿色建筑的财政奖励标准:二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获得财政奖励45元,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奖励80元。奖励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

  通知强调,中央财政将奖励资金拨至相关省市财政部门,由各地财政部门兑付至项目单位,对公益性建筑、保障房等,奖励资金兑付给建设单位或投资方,对商业性住宅项目,目前主要奖励给开发企业,各地区应研究采取措施主要使购房者得益。

  此外,中央财政还将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引导低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绿色生态城区给予资金定额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并对建设突出的绿色生态城区相应调增补助额度。

  政府将成绿色建筑建设主体

  《意见》中提到“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使绿色建筑更多地惠及民生。”《意见》强调了保障房的“绿色环保要求”,“具备条件的地区应安排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同时鼓励“各地在政府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博物馆等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建设中,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且要求“从2014年起,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让政府建设的项目率先实行绿色标准显然是《意见》力推的一个做法,而且当前大量保障房的开工也为此提供了机会。作为政府理应成为绿色建筑的建设主体,以引导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促使和激励更多开发商进入。

  撬动万亿绿色产业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一次绿色建筑大会上曾预测,2020年前,我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5万亿元。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绿色建筑从起步阶段迈向高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国带有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总面积不足4000万平方米,《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力争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未来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空间巨大。

  面对《意见》的出台,应该感到“振奋”绝不仅仅是开发商。《意见》的出台为楼市低迷行情下的绿色节能建材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意见》相关条款也指出,各级政府“将以更大力度推进绿色建筑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包括“推广使用高强钢、高性能混凝土、防火与保温性能优良的建筑保温材料等绿色建材”。同时,“将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住宅产业化”。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