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谈退休:王思聪还小 再看5至8年没能力不能接班(3)
而在万达并购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就是在征得了股东同意之后,先与AMC的42个管理核心人员洽谈管理合同,这在后来被证明是非常明智的。
首先万达要求管理层接受万达的财务模型。因为美国的财务指标主要是看EBITDA(息税前利润),但是在万达的财务模型中,是以净利润为目标。同时,将财务周期调整为中国的财务报表时间。这两条实际上是为未来在国内或香港打包上市做前提准备。
其次,是要求管理层树立目标责任制,对未来几年的盈利目标进行反复测算。“你得给我分析清楚人员成本,每个月,每个影城的盈利状况,最后让我看到盈利是切实可行的。最后终于把前面四年的目标责任制全都签完了。”
王健林在要求外籍管理层接受万达文化的同时,也做出了一定让步:万达对管理层承诺不再卖出AMC,同时跟管理层签订4—5年的长期合同,同时只派一个董事长和一个副财务总监加入管理层,并且把税后利润的10%留给管理人员作为奖金。
在今年10月,万达为AMC专门研发的管理软件上线了,远在万里之外,王健林就可以看到每个影城,每周的财务情况,其管控精细程度可见一斑。
“本来今年我们允许亏损3000万美元左右,但是不但这3000万抹平,说不定要盈利一两千万美元。”王健林说到此处,对老外管理层的工作业绩很是满意。
而对于AMC的大量负债,万达采取了还一部分高息债,低息债继续持有的方式来降低财务成本。
在万达宣布并购AMC之后,债券价格全部上升,评级上调,这极大地刺激了债权人继续持有合约的愿望,所有债权人均放弃提前赎回的要求。
在与美国债权人谈判的过程中,由于手握国内诸多大银行50亿美元的授信额度,万达强势尽显,“谈也行,不谈也行,但就一条,附加条件不会有,同意签个字,不同意也赶快签个字。”在美国债权人面前,王健林底气十足。
那么AMC会在万达手中爆发吗?王健林并没抱有太大幻想。
“我看中的是规模,就算每年5000万美元的利润去美国上市,可能也就把我的投资拿回来,挣不了多少钱。但是如果我把它装在中国或香港的资本市场,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假如有3亿元人民币的利润,中国市场股权价值就过百亿了,香港也能有七八十亿元,相对我投资的40多亿元,就有钱赚了。况且我不是圈完钱就跑,我拿融资的钱再去改造影院,盈利能力还能提升。我们承诺未来三年还会再借给他三亿美元用于院线改造,目前,首批5000万美元已经到位。”王健林预计100家影城改造完成后,在2016年会有利润大提升。
除了万达影院之外,王健林还准备在中国做足几场大“秀”。为了能让万达的演艺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王健林挖来了一支国际团队。
作为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伦敦奥运会开、闭幕式艺术总监,马克·费舍尔现在已经与万达签订了15年的“卖身契”,签约期内只能为万达服务。而万达巨资打造的楚河汉街将是他的第一个项目。
不仅仅是马克·费舍尔,导演了著名的拉斯维加斯的“O”秀、梦秀和澳门的《水舞间》的弗兰克·德贡及其团队全部挖来,
为此,万达成立了演艺公司,分给弗兰克·德贡等人30%的干股,同时保证收入不低于原先水平。为此,弗兰克·德贡需要保证十年之内确保产出不低于五台节目。
此外,世界最顶级的主题公园设计公司、加拿大福瑞克公司,与万达签订了排他性的服务协议。
如果说王健林26亿美元买下AMC是蓄谋已久,他的好友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当年并购IBM或许也对他的并购形成了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张政军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认为:“联想并购IBM和万达并购AMC有相似性。他们都是在被并购企业亏损、高负债、股东希望出售股份时候寻找到机会,同时实现品牌的国际化,迅速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
除了商业上的共性之外,也有专家认为,联想和万达的国际并购在提升了国际知名度的同时,也提升了对于国内市场和政府的影响力,同时跟国家的政策导向相吻合。联想走出去之时,正值中国政府倡导提升制造业水平,发展高科技企业的契机,而万达并购AMC则正好顺应了国家鼓励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大势。
今年9月,成立了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北京市政府给予了非常优厚的政策,比如融资、土地和进京指标等。该集团目前旗下包括10家企业:万达院线、
AMC、影视传媒、演艺、大歌星、电影乐园、主题公园、《华夏时报》、商业经典、文化旅游城,涵盖7个行业,2012年预计收入将突破200亿元。
而在这200亿元的收入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2011年的收入就有约25亿美元,今年或将达到140亿元,可见并购AMC对万达文化产业集团的分量。
“这公司一注册,年产值就是200多亿。那就意味着中国最大的文化航母现在已经在北京了”王健林对媒体谈及商道时说,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看准国家的经济大势。
终极模式
随着王健林把产业从商业地产,逐渐延伸至文化产业、旅游投资、零售消费,以高速扩张闻名的万达模式或许又要被赋予新的含义。
在《英才》记者日前对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的采访中发现,曾经以家电连锁为主要业态的苏宁,也在向商业地产、百货零售、电子商务等领域进军。
据媒体报道苏宁在全国的土地储备超过3000万平方米,而截至2012年上半年,万达的土地储备达到3900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土地储备550万平方米。
同时,两家公司集中拿地的时期也都是在2008年以后。
苏宁置地在2008年经过增资之后,土地储备扩张迅速。目前,在商业地产方面,苏宁置业已涉足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众多一二线城市,储备了80余座苏宁广场、苏宁电器广场。
显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万达和苏宁等企业以千载难逢的良机。据王健林介绍:万达仅仅在2008年底就抢了十几个项目,2009年初又是十几个,土地的价格低得惊人。在上海和南京这样的城市,万达拿到的土地价格也就每平米1000多,2009年开盘价格是地价的十几倍。
沃尔玛家族传承的启示 究竟谁占便宜了?
虽然王健林并非零售业出身,但在采访中,却对沃尔玛家族的历史如数家珍。其中,特别佩服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用人之道。
“给我教育最大的一个人就是沃尔顿”,面对《英才》记者,王健林不由得感慨起来。如今已经58岁的王健林,虽然身体无碍,但也已考虑万达[简介 最新动态]的传承。
1992年,山姆·沃尔顿去世的时候,沃尔玛的销售业绩只有100亿美元,利润也不过三四亿美元。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老婆,但是这五个人,他没有选中其中任何一个人,而是交给了职业经理人团队。其中更是有意提拔了1979年加入公司的李·斯科特进入管理层。而当李·斯科特2008年从CEO的位置上退休的时候,沃尔玛当年的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美元。与此同时,沃尔玛家族也收获颇丰。在美国富豪排行榜上,沃尔玛家族占据了五个位置,从第三到第七位,其财富数量大于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总和。
对于沃尔玛的这段经历,王健林如数家珍:“你说究竟是谁占便宜了?如果把公司给他三个儿子,说不准就把公司干没了,像凯玛特(美国日用品连锁零售商巨头),当年多大的公司不是破产重组了吗?”
面对《英才》记者,王健林自称不是很传统的人,未来万达并不一定会交给他的儿子。“我家里没有一个人在公司,现在万达再走国际化,三四十岁的副总裁好几个,也许未来看谁行就交给谁了。”远不如前。
苏宁从连锁零售进军商业地产,而万达发展商业地产同时伴生连锁零售、文化旅游,两家大民营企业的殊途同归难道仅是一个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