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企业面临利润难题 主流产品遭遇低价抛售

提要:临近年终盘点,看到仓库里的产品日益高积,企业老板十分着急,但是面对市场困境,也只有吞下企业过度“努力”而种下的苦果。而在6月份,卓远陶瓷以促销的形式将微晶石的价格降至188元/片的低价位,被认为是“打响了微晶石价格大战的第一枪”。

  来源:陶城报

  临近年终盘点,看到仓库里的产品日益高积,企业老板十分着急,但是面对市场困境,也只有吞下企业过度“努力”而种下的苦果。目前,唯有尽量想办法将库存转化为利润,才能使自己在这个大浪淘沙的环境中继续存活,而这也恰好正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

  仓库内产品爆仓,企业运转终究不能维持太长时间。继停窑减产、裁员减薪之后,不少企业又找到了开源节流的新模式,即同时运用传统渠道和电子商务进行“低价抛售”,加快去库存速度。虽然这样会让行业的环境更加恶劣,但是为了自己能够度过眼前的难关,他们正准备牺牲自己的长远利益。

  主流产品遭遇低价抛售

  “800×800(mm)的微晶石最低售价仅需65元”,这款2012年最为热门的产品,在经过大半年的高速运作后,已经开始大批量地从传统经销渠道涌入了低价抛售通道。

  最近,在一些行业QQ群和建材类网站上,陶瓷产品低处理的信息随处可见。品牌、品类、规格和花色品种都非常齐全,产品介绍图文并茂,价格幅度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数量上甚至数以千、万箱计。发布这种信息的,除了有像卫星这样自称与佛山某些大中型企业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专业炒货代理人外,还有陶企的业务员。

  低价抛售通道一直存在,现已经发展成为陶瓷行业的第二市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卫星表示,企业低价抛售无非是两个原因,要么是想淘汰老旧和不良产品;要么是库存过高,资金吃紧。

  “凡是在传统渠道销售不出去的产品,企业就会想办法通过低价抛售。”卫星介绍说,有时为了10%的服务费,他们也很热心地帮助客户充当中介,他们声称只要客户能够说产品的型号以及花色,不管是什么样品牌的产品,他都能够帮客户找到,而且保证价格绝对要比出厂价更加便宜。

  记者在一行业QQ群众发出“谁家有最便宜的800×800(mm) 的微晶石”时,QQ群中随即有十数人通过私聊的方式争相亮出自己的产品底价,最低的价格仅售65元/片。与此同时,QQ群中一炒货者告诉记者,“100元钱以下买不到真正的微晶石,目前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能力生产微晶石,业内大多数微晶石,都是由几家实力企业贴牌生产出来的,100元差不多就是采购原材料的费用,如果每片仅售65元,很有可能就只是冒充品,如用全抛釉等产品冒充微晶石欺骗客户。”

  “我提供给你的绝对是正宗的微晶石,每片价钱为162元,如果进货量大的话,还可以给予相应的折扣。”该炒货人如此告诉记者。

  微晶石的售价相差如此悬殊,对此,有行业人士分析,市场上的微晶石价格差异非常大,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由于产能不断扩大,而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除了比拼产品和品牌以外,难免会有些企业会大幅降价。

  “不是在做微晶,就是在准备做微晶的路上”,早在今年2月,因为产品利润极高,微晶石受到了博德、嘉俊、东鹏、新中源、马可波罗、冠珠、鹰牌、欧神诺、新粤等国内50多个企业、品牌的极力推崇。尽管众多企业涉足微晶领域,但业内普遍认为微晶石的耐磨度尚有待改进,后期亦难以进行非专业切割加工,而微晶石花纹生成、产品材料合成、产品烧成次数及效果品质等专业技术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这些并不防碍他们竞相推出自己的微晶石产品,甚至还出现二、三线品牌(企业)推出微晶石的局面。

  微晶石的生产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微晶石的市场似乎也没有企业说的那么红火。到了4月份,华夏陶瓷城私抛厂一条街有80%的企业都已经推出了微晶石,当时他们的产品价钱普遍在120元/片到250元/片之间,与欧神诺、博德等大企业每片价格达到上千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在6月份,卓远陶瓷以促销的形式将微晶石的价格降至188元/片的低价位,被认为是“打响了微晶石价格大战的第一枪”。随后,北京、南京、武汉、鞍山、广州、昆明、长沙等地区微晶石价格应声而落,一直以来定位高端的微晶石,如今却为价格战、口水战所困扰。商家表示,他们不仅仅对微晶石进行打折降价,更追求所售微晶石为市场的最低价。到现在,在“什么都不涨就是产能和成本涨,什么都不缩就是产品市场和企业的资金含量缩”的市场情况下,微晶石已经进入了低端的抛货渠道。

  微晶石的发展,只不过是陶瓷行业产品的缩影。全抛釉、仿古砖、木纹砖以及抛光砖等产品已提供了前车之鉴。遭遇到低价抛售,意味着产品即将走下神台,面临的价格竞争会更为恶劣,“盛极即衰”的产品宿命亦将再次得到印证。

  利润下滑陶企弱不禁风

  利润下滑,还只是表象。潮水退后,“裸泳”的陶瓷企业显得有些弱不禁风,更多的矛盾将会被逐渐暴露出来。

  据了解,2007年至2011年,中国制造业工资涨了12%,平均净利润率从2007年的12%降至2012年第三季的8%。快速提高的工资和日益缓慢的库存消化速度,都在强迫着企业付出更高的经营成本。

  “生于市场,而死于库存”,当企业的库存降得太低时,老板们会担心供应链的断裂。当库存上涨时,又会积压和占用太多的经营成本。“如果入不敷出,产品一旦积压,只能是吃了速死丸,在2002—2004年之间,已经有盲目切入的企业退出了舞台”,行业专家韩复兴说。

  陶瓷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到底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自己的资源和实力到底能够支撑多大的市场?有业内人士认为,老板们始终都没有搞清楚这两个关键问题,这才是企业经营悲剧的开始和根源。在行业政策相对滞后及执行不到位的背景下,纵使尝尽各种恶果,老板依然还是急功冒进。业内凡是有新产品并且稍微出现热销的势头,大家就会像吃了伟哥一样激情和兴奋,通过大力改造或大量投建生产线,以求能够在其他竞争对手之前赚到更多的利润。

  不过,在企业业务规模和经营领域扩大的同时,内部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运行机制、管控体系、企业文化等内部融合工作并没有得到同步优化,而过程中的轻创新重模仿,亦给行业留了下产能过剩和同质化严重的两大疑难杂症。

  资金成本正在成为拖累陶瓷企业的利润表现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近期企业加快去库存的步伐,也开始对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业内人士分析,当前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和生产资料都是几个月前购买进来的,那时成本上涨的幅度并没有现在那么大,而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也相对处于高位,这就意味着当前较低的销售收入用来抵扣较高的库存成本。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在经济下行期,采购时机、采购的价格以及交货的时间等平时看起来对于采购的成本并无大碍的环节,近期也成为企业节约成本的重要因素。同时,企业的更多成本直接来自生产经营层面,部分企业在经营、合同、资金、资产、财务管理上不规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此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企业因此陷入“三明治陷井”,两头受压,利润空间大大被压缩。

  可以预见的是,市场不会长期地持续恶劣,未来的市场空间亦将会无比巨大。不过,伴随着市场需求的急剧萎缩和利润的大幅下滑,企业通过传统渠道将产品转化为高利润的热情已经大为冷却,如此企业经营的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大,并下沉到了材料采购、产品研发、生产成本、处理库存等各个基础管理方面。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