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行存量房交易平台 “一房多托”局面难改

  北京市住建委、央行营业管理部19日宣布,自今年4月1日起,此前在北京海淀区试点的“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将扩至西城、海淀、丰台等11个区县。届时无论个人还是中介,二手房交易均须由区县房管部门核验房屋真伪,办理完房屋过户后,房款才能从银行划转给卖方。

  “海淀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在全市的推广,将对规范二手房交易市场秩序,保障交易双方产权和资金安全起到重大作用。”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机制能够有效杜绝经纪公司占压房款,保障交易资金安全,规范存量房交易市场秩序。

  昨日(2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登录北京海淀区存量房交易平台时发现,平台上的房源信息都有一个核验编码,此外,所公示的房屋信息还包括面积、朝向、楼层、所建年代以及该房源的拟售价格等。

  记者根据网站上所公布的信息,联系了其中一套位于中关村附近两居室的销售经纪人,该经纪人告诉记者,这套房源已经售出,如果有意向选择其他房源,可以到门店去咨询。

  存量房交易平台在海淀区开始试点时,其初衷原本是为了推行放心交易的市场环境,并且集中发布有效房源,使之能成为购房者获取房源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在记者的采访中却发现,登录在交易平台上的房源基本上都是已经售出的房源。

  “应该说超过95%都是已售房源。”海淀区一位中介门店的店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只有在房屋已经进入到交易环节,房主才愿意将房屋信息公布在交易平台上。

  “大部分房主并不愿意早早地将信息公示在网上,如果一旦中途不想卖了,或是想涨价,信息公布后再撤下十分麻烦。”上述中介人员告诉记者,也正因为如此,存量房交易平台并未能发挥帮助老百姓获取房源信息的作用。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最新发布的通知,同一套房屋只能委托一家中介机构申请核验。未经房主书面授权委托的中介机构不得对外发布该房源信息,不得居间、代理销售该房屋。

  “但不可避免的是,房主还是会将房源信息挂牌在多家中介。”一位不愿具名的中介人员告诉记者,通知中所规定的只能委托一家中介机构申请核验,这通常已经是到了交易环节。而在此之前,恐怕还是会经过多家中介发布房源信息。“房主还是会选择在很多家挂牌,只是到最后谁的客户最终实现了签约成交,再由其所在的中介来完成申请核验。”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中多家代理的制度容易形成房屋抢手的错觉,从而使房主不愿降价销售。推行独家代理之后,这种随便涨价的现象或难以出现。

关键词:地产金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