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限利10%引监管成本之争
据新华社上海10月25日电 陕西省有关部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商品房价格成本利润测算”,对各区域住房销售价格区间“确定合理利润率并控制在10%左右”。如此细化的限利令,在近年来房地产调控中并不多见,再次触动了市场对于房地产成本及利润问题的敏感神经。
业内人士认为,前几年、甚至在2004年招拍挂实施之前拿到的地块,地价较低甚至可说是十分廉价,房企仅靠囤地便能实现利润翻番;加上在相对宽松货币环境下,拿地、开发等环节均可利用资金杠杆,开发住宅获利相当丰厚。不过,随着近年来地价不断走高和调控持续,土地及资金成本在房价构成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一些项目利润空间已明显压缩。(编注:以广东为例,广东省统计局和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23日发布的调查报告称,自2009年以来,3年间广东省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价格从852元上涨至3264元,涨幅近300%。)
记者拿到的一线城市某在售楼盘信息显示,该楼盘每平方米开发总成本为31084元,其中:楼板价、土地使用费、土地契税等土地费用为12182元,占39.25%;前期费用、工程建安费用、配套建设费、财务费、销售费、管理费等开发及财务成本累计15464元,占49.21%;营业税、附加费、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累计3585元,占11.53%。该项目每平方米售价为3.6万元左右。(编注:中原地产等研究机构分析,通过招拍挂拿地的房地产企业,购地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
这样的成本及利润情况,在目前在售楼盘中有一定代表性。
新城控股副总裁谭为民说,目前房地产项目利润情况千差万别,暴利、厚利、薄利乃至亏本等各种情况都有。但总体而言,“拿过高价地的房企,很多都出现过经营困难的情况。目前,顺应形势、随行就市已成为很多开发商的共识。”
利润率控制在10%左右——如此明确界定房企利润的指导区间,在近年来各地房地产调控措施中并不多见,业内人士对如何执行抱有疑虑。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认为,房价构成因素复杂,成本和利润测算不够透明,对“毛利润”“净利润”的测算差别很大,而且市场也是变动不居,如何限制利润难度很大。
限购、限价、限利……行政手段的干预,是这一轮调控组合拳中的特征。
不过,对长期运用行政手段调控楼市可能造成的影响应作周全考量。譬如,长期限购会使一些改善性需求逐渐积压,为未来的供求形势和房价走势增添变数;再如,假使果真能限利,会不会又进一步增加其他方面的监管成本?一些购房者呼吁,相关部门必须防止摁下葫芦浮起瓢。(编注:当前购地成本居高不下的部分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乐于见到地价上涨,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长期参与土地价格评估的政府内部人士向新华社记者透露,部分城市定地价并不是单纯参照以往土地出让价格制定,而是用出让地块周边房价为基准,扣除建安成本和税费后,根据规划容积率反推目标地块当前价格,再加上未来三至五年的预期涨幅来确定出让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