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玩家 民企申基借壳港股光星电子
尘封多月之后,赴港买壳再次成为中国开发商拓展资本市场的不二之选。不过,这一次引人注目的并非房企大鳄,而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重庆本土企业。
赴港买壳
10月17日晚间,香港上市公司光星电子发布公告宣布,其控股股东梁在星及近亲属将以1.61亿港元转让所持有约1.74亿股,合共约53.75%股权给UltraHarvest,经折算后相当于每股0.9263港元。
因此,由重庆本土房企,申基集团董事长申勇及其儿子申柯持有的UltraHarvest进而成为光星电子的控股股东。
光星电子在公告中指出,待上述股份转让完成后,海通国际将代表新股东按同样每股作价,向其他股东提出强制性收购。不过,新股东已表示拟保留光星电子的上市地位。
资料显示,光星电子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子元件的制造及销售的企业,其主要客户位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韩国,2003年7月4日上市,首发1.033亿股,1.30港元/股,募集资金1.3429亿港元。
据悉,光星电子总股本32389.6933万股,2011年录得亏损,今年上半年又亏损2792.6万港元。
从公告上看来,光星电子的新主人申勇及申柯并无意经营韩国及日本客户制造及销售电子组件业务,因此将先对其进行重组,把上述业务剥离之后再注入私人公司。
对此,有重庆业内人士认为,重庆申基有望在香港借壳上市。
然而,该说法并未得到重庆申基集团相关负责人的正面回复。
“重庆申基集团还没有正式对外宣布此事,今后会否将房地产和酒店业务注入该公司尚未确定。”日前,上述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待董事会研究后,重庆申基将会设立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这方面的资本运作。
重庆玩家
眼下,在国内融资愈发艰难,香港股值较低之时,赴港买壳、曲线上市已然成为了最受国内房企欢迎的解渴途径辑。
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赴港买壳热潮不进吸引了金地、招商、万科、中粮这样的地产巨头,也引得重庆申基集团这样的中小型房企纷纷效仿,成为港股“新玩家”。
重庆容磁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雪松介绍称,重庆申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属于重庆当地的一家中型企业。
有资料显示,该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1.5亿元,并宣称以“酒店地产”开发为主,业务涉及国际品牌酒店、游艇俱乐部、旅游、汽车销售等。
据了解,该公司董事长申勇在酒店及商用物业发展方面拥有超过15年经验,目前占股52%;其子申柯占股48%,在酒店及商用物业发展方面拥有超过4年经验。现已形成“国际型酒店+房地产”的开发模式。
查阅资料发现,目前,重庆申基旗下拥有重庆申基索菲特大酒店、重庆解放碑威斯汀、秀山豪生广场酒店国际社区、重庆北碚悦榕庄以及梁平戴斯国际酒店社区等多个项目。
事实上,赴港上市对于重庆本土企业来说并不陌生,同时也不乏此类先例。
今年6月份,重庆市金融办已有消息传出,重庆协信集团已经办完了所有的手续,有望年内登陆香港主板。而彼时,协信集团新闻发言人孙涛也对外表示,该集团已确定了券商,相关的前期准备已基本就绪。
更早之前,2006年11月,中渝置地在香港上市成功,成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重庆本土房企,素有“重庆李嘉诚”之称的张松桥也因此成为来自重庆的港股玩家高手。
研究人士表示,近来选择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越来越多。在此之前,大家更倾向于选择IPO的方式。但当前的市场环境愈加恶化,现在在香港IPO非常困难。
“相比IPO反锁的手续和长时间的等待,买壳上市或许更加容易实现”,该人士表示,尽管借壳上市也许要一定的周期,但控股一个上市公司是第一步,同时也方便获取香港银行贷款。来源:观点地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