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高烧不退 长策会隔14年重启

  楼市高烧不退,让香港暂停14年的长远房屋策略研究再次重启。

  10月15日,新近成立的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下称“长策会”)召开首次会议,梁振英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介绍指,首次会议主要讨论了长策会的职权范围及工作方向。他表示,长策会将会再开8次会议,每5-6周开一次,如有需要,开会次数可能增加。

  在长达3小时的会议之后,张炳良表示,长策会预计明年中可发表初步报告,届时,报告将作为咨询文件咨询公众3个月。

  长策会拟提出的长远房屋策略初步以10年为规划年限,不过,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将会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如整体经济情况和人口老化趋势等因素,定期做出修订和检讨。

  特首梁振英继的10招稳定楼市措施,并未能让楼价降温。张炳良日前披露,全港轮候公屋的人数现在已经飙升至近20万人。

  公屋,即香港房屋委员会(下称“房委会”)为无法负担租住私人楼宇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共租住房屋。申请人需要满足相应的收入和资产限额,比如剔除强制性公积金这个因素,具备申请资格的单身人士,每月最高收入不得超过8740港元,总资产净值不得超过20.3万港元。

  而据张炳良透露,这20万轮候人群中,超过一半申请者是非长者单身人士,一半是30岁以下,而这一数字预计未来仍会增加。

  未来,长策会将主要负责探讨、分析和确定社会对房屋的需求,包括不同人士如老人、年轻人及首置人士房屋需求,并评估其优先次序。张炳良表示,长策会同时还将对公私房屋作出预测及评估,以及对政府规划及土地用途安排提出建议。

  上届香港政府的房屋供应指标为每年公屋1.5万个单位、居屋5000个单位、私楼2万个单位,即公私营整体4万个单位。张炳良此前表示,以上届政府供应数量作为平均数,如果长策会得出的住屋需求超过此数,政府便会调整建屋指标。

  为解决年轻人的住屋需求,张炳良还曾提议考虑将工业大厦活化改建成单身人士的住房。

  过去,香港曾推行过2个长期房屋政策,包括1973年的十年建屋计划和1987年的长远房屋策略。张炳良表示,现阶段还难以确定长策会是否会制定类似的量化目标。

  目前,香港已经有土地发展委员会以及房委会两大机构处理有关住房、用地等方面的问题,张炳良解释,长策会的职能将集中探讨社会住宅需求,不会探讨分配土地的用途,也不会研究勾地表的问题。此外,据悉,长策会的讨论也仅限于楼市需求方面,供应方面则由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主持的另一个委员会负责,最终由张炳良发挥桥梁作用。

  今后,政府将需向长策会成员提供房屋统计分析方面的资料,包括人口数据、公屋轮候人数、公私营房屋数据等。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