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消费渐成气候 线上线下错峰竞争 节日商战热闹之中看门道

  8天长假已过半,节日消费市场好不热闹。自1999年的国庆节首个长假以来,“假日经济”经过12年的实战,商家、消费者共同在成长。

  体验消费渐成竞争利器

  这是陈俊含小朋友一家的长假首日:带着从老家来的爷爷奶奶去了南京河西万达购物中心,给老人买了礼物,孩子在游乐场玩了两小时,一家人在这里美美地享受了午餐和晚餐……“平时上班忙,双休日就想宅在家里歇歇,难得有个长假,自然要出来透透气。”陈俊含的妈妈说。 

  这样的镜头随处可见。南京新百国庆前全部整修到位,新进驻了不少大品牌,“60岁”的新百越变越时尚、越变越现代。“长假以来,日销售额均在2000万元以上。”新百党委书记朱爱华透露。 

  智能客厅、智能厨房、电子屏风……历经1个多月提档升级后,苏宁南京商茂超级店“十一”再次迎客,产品和服务今非昔比:人机互动让消费者充分体验视觉、听觉享受;图书音像、日用百货等“新面孔”,突破了传统家电卖场的固有格局。“这是苏宁电器的第六代形象店。”店长凌静透露,最近几日的销售比提档前翻了近一番。 

  实体店求新求变,网店也不示弱。长假前夕,知名购物网站“帮5买”升级上线,将购物搜索从单纯的比价模式延伸至社交分享、购物搜索、社交媒体三位一体的个性化购物搜索模式,满足消费者理性搜索、感性分享的更多需求。 

  【记者点评】商业发展的趋势是体验化、数字化和社交化,这就要求零售企业把实体店做成体验平台,从经营结构、品牌结构及商品结构等多点发力,让消费者在娱乐、休闲中购物。对于电商而言,则要让搜索引擎这个“营业员”会说话、说好话,提升用户体验及成交率,另一方面也可利用社交圈开展营销,发挥以一带十、事半功倍的效应。

  线上线下“错峰”抢蛋糕 

  按照惯例,每年“十一”黄金周的家电销量通常能占全年销售量的10%左右,各大家电卖场都铆足劲促销,彩电、空调、冰箱等最高让利达40%。 

  线下促销战来势汹汹,各大电商却相对冷淡。记者从各大电商了解到,除苏宁易购、国美电器网上商城等推出大型促销之外,其他电商似乎无动于衷。此前被业界称为“最爱挑事”的京东在国庆期间并无特殊优惠活动推出,淘宝集市上的很多网店放起了假,有的网店虽没歇业,但暂停了原本每周的上新活动。 

  “一直以来,线上成交高峰在周一周二,线下成交高峰在周末,而越是大节假日,线下优势会越明显。因此,线上在国庆期间没必要与实体店硬碰硬。”天猫相关人士透露,这可能与消费者上网的习惯有关,节假日更多选择旅游或线下购物了。因此,原本预料的“十一”线上线下的比价、争斗没有大范围出现,电商们均采取了错峰销售的策略。市民李女士线上、线下比较了一番后,最后还是在实体店买了一台彩电,“这几天线下的促销力度不小,和线上的价格也差不多,所以还是在实体店买了。” 

  记者了解到,电商网站正在酝酿11月11日的“光棍节”大促销,期待当天全面超越实体店。 

  【记者点评】  错峰抢蛋糕,恰恰反映出商家竞争更加趋于理性。顺应消费热点的周期性变化,挖掘细分市场的潜在需求,这样更能实现营销策略的效益最大化。另外,因为长假期间部分快递配送放假、道路交通拥堵等因素,电商主动错峰,其实也是维护信誉的理性之举。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