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在西南财经大学成立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25日讯(记者 卢永洪)今天上午,由西南财经大学牵头,国家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及武汉大学等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天堂洲际大饭店隆重举行。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解洪、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长李民、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阎波、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等到会致辞。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周晓强、四川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艾毓斌、成都市政府金融办主任严静等出席大会。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解洪、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司长吕劲松、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副局长张晓朴、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武汉大学校长助理彭宇文等共同为中心揭牌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与会嘉宾对该协同创新中心的发起、成立给予了高度肯定和祝贺,并表示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对中心建设予以大力地、持续地支持。

西南财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具有深厚的金融行业背景、独特的金融学科优势、出色的行业影响力。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围绕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密切与“一行三会”等金融行业主管部门及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实施大金融学科群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
“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为响应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而设立的。中心旨在通过汇聚创新资源,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担当起中国金融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国金融理论创新和中国金融学科发展的时代使命,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心基于国际政治经济重构,瞄准国家金融改革发展急需破解的重大问题,发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和中国人民大学相关学科综合优势,整合国内外高校、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创新资源,探索重大金融问题协同研究、拔尖创新金融人才协同培养的体制和机制,促进新的交叉学科的产生,为我国经济和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政策支持,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政策和金融理论研究中心、金融人才培养基地、金融文化传播阵地。
该中心将按照“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在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学术评价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合作模式、文化环境等方面,大胆进行探索创新,构建起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究与应用平台。由共建各方代表组成理事会,作为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中心聘任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为中心提供咨询意见。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项目研发采用“首席专家+创新团队/联合攻关任务组”的首席专家责任制。
该中心将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紧密结合国家金融领域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规划,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人员交流、社会服务、学术交流、资源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协同创新,围绕国际政治经济重构与中国的金融应对策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金融改革与发展、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机制等问题,集聚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能够解决重大金融问题的标志性成果。
该中心成立大会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等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围绕金融协同创新的体制与运行机制、金融人才联合培养体制与机制问题,举行了热烈而深入的圆桌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