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地方政府7万亿大部流进房地产?
【新闻背景】近期,地方版产业规划密集出台,涉及投资额动辄上万亿元。市场人士指出,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新一轮投资潮来临。7月以来已公布的地方投资计划涉及金额约7万亿元。对于当前出台的地方规划和投资计划,有分析人士担忧新一轮投资竞赛正在展开,这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不能真正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另有分析人士认为,本轮投资不同于上一轮的四万亿投资,效率应当有所提升。
各地频出大项目大手笔:稳增长还是秀政绩?
网友评论:
逸逍遥:改变分配不公,提高工资,提高工农产品价格,提高服务业价格,让百姓有钱,让多数人有钱,这样才叫刺激经济。百姓没有钱你再刺激多少钱都打水漂。全国百姓都有钱消费了,经济才能走出出口依赖,国内市场才能真正培养起来,增发货币让经济在新的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
淮上晚风:地方财政状况恶化,经济形势不好,上有考核的压力,为完成稳增长的任务,在外需不振、内需乏力的情况下,只好依靠投资驱动。虽然靠投资来动的4万亿计划使我国安然度过世界经济危机,率先经济复苏,但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房地产泡沫,经济结构失衡,通货膨胀加重,生产过剩库存严重,高投资拉动经济的劣弊大家都懂,可是为什么不能走出怪圈?
1 号电讯:今日发展用明日钱,明日没钱又咋办?政府这么积极当然也有可能为为了政绩,但是更容易滋生腐败,应该鼓励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出台对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让企业上,让企业带头,让企业活跃,才是健康的发展之路。
凌水之缘:有钱从哪里来?还是地方债?不用还吗?必须接受增速减缓的现实,要适时转变思维,切实创造条件启动内需,让百姓有钱花敢花钱。如果没有有力的监管体制,这7万亿恐怕又会大部分流进房地产行业,到时房价真会涨到火星上去!
扬剑:7万亿的投资建设方向必须清晰,应该是用于经济转型和升级改造,应该是提升大营企业更具国际竞争能力,应该是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以及研发和掌握世界核心技术,建立民族品牌,打造拳头产品。
陆地之岛:政府任何形式的刺激计划都不是把钱拿来给城市“穿衣戴帽”,也不是大营企业拿投资来与中小企业竞争,更不是政府把投资拿来搞政绩工程。国家必须对地方的投资立项要严格审批管理,禁止重复建设项目的投资,对区域经济落后的高投入项目必须缓建审批。
李-云龙:出台这样的大规模刺激方案,必须考虑有可能带来的结构性风险。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必然是增加货币投入,进而导致通货膨胀,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直接结果,就是老百姓的存款严重贬值。企业可以通过利用贷款进行投资,百姓的收入增长如果不高于同期贷款利息,将导致购买力下降,贫富差距进而持续拉大。
一只河马:投资会拉动新的增长点、增加就业、增加人们收入,刺激消费,这一轮投资如果没有旧产能,如钢铁、水泥、房地产等,而是着力于新兴产业,是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一些积极效果的,关键是要保证钱尽其用,还要警惕一些人把这看做是自己致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