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政策冲击部分欧洲石材采购商
曾有一段时间,来自欧洲各地的买家涌向中国,大量采购任何商品,包括瓷砖、石材、儿童服装。不过,时代已经改变。随着中国政府清理那些产生污染的工业基地,加上中国劳动力成本及人民币的升值,中国和欧洲买家的关系正在出现变化。
“10年前我的老板来到中国时,他手中拿着很多订单,每个人都想做他的生意,那真是买方市场啊;但现在就算你有订单,也不见得工厂会跟在你身后跑。”在中国内地工作的豪森多费尔(Hautzendorfer)说。豪森多费尔负责采购花岗岩和大理石砖,然后在欧洲家装中心销售。
据豪森多费尔介绍,石材生意在2008年一度出现停滞,当时是金融危机期间。虽然眼下情况有所改善,但他已不看好中国石材行业的未来,部分原因在于产业政策的调整。
去年下半年,福建晋江政府宣布,计划通过矿山关闭行动,重建生态。晋江位于港口城市厦门附近,这一带的地质特性为沿海火山岩地层,以生产装饰石材闻名。这些石材深受欧洲自助装修中心客户的欢迎,是豪森多费尔采购石材的地区之一。
当地一些供应商猜测,实施关停措施后,目前大约400座采石场可能只会剩下70座。
据豪森多费尔估计,产能缩减和采石场关闭的结果是,厨房和浴室使用的装饰石材的批发价格今年将上升大约8%。
中国工业重心的转移,只是影响部分传统贸易模式的诸多变化之一。
随着欧元币值从2011年年中开始大幅下跌,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的升值幅度,足以对豪森多费尔和其他来自欧元区的采购商构成打击。
除了汇率原因和环境政策,对欧洲的石材采购商来说,中国工人工资水平的稳步上升,也是推高石材价格的一个因素。
豪森多费尔说,农民工对需付出高强度体力的工作越来越没有兴趣,拥有合适劳动技能的石材工人现在月工资能达到7000元左右。这一水平相当于白领阶层的平均工资。
伴随在华经营成本的增加,转战其他国家,成为欧洲采购商的一类选择。
不过,并非所有中国制造的商品都这么容易被取代。豪森多费尔曾考虑在山东省采购石材,那里的工资和其他成本相对低廉。不过,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在山东采购石材的想法,原因是,在气候较为恶劣的山东省,采石只能在特定季节进行,不能全年开采。
“选择其他潜在的亚洲货源也行不通。例如,越南的采石业虽然欣欣向荣,但生产规模决定了它无法取代中国。”豪森多费尔说,将生产业务转移回欧元区也不具备可行性,在西班牙和意大利这样的国家,经营成本太昂贵了。“土耳其的经营成本确实便宜一些,但土耳其的采石业经常有一些机械加工工序需要在德国完成,比如说抛光。”
韦勒也认为,生产业务从中国转移出去的进程将是缓慢的,他不认为近期会有采购者大量离开中国的情况发生。
韦勒说,中国制造业雄冠全球,比如其在全球玩具市场高达95%的市场占有率,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仍拥有进行规模化生产的优势,这种优势不是其他地区可以轻易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