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太阳能IPO三折戟:披着新能源外衣搞地产
“美国有硅谷,中国有太阳谷。”有“中国太阳能产业化第一人”之称的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的豪言壮语还言犹在耳。其2004年开始大胆计划投资建设位于“中国太阳城”德州的“中国太阳谷”,欲将其打造成集产、学、研于一体,涵盖太阳能生产制造、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及相关配套产业的世界太阳能“硅谷”。
然而,随着皇明太阳能赫然列于证监会6月27日披露的“2012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中,宣告这家实力看似雄厚的企业在IPO路上再次遭遇拦路虎。而这一次,已是皇明太阳能IPO的第三度搁浅。
对于此次终止IPO的原因,皇明太阳能继续保持一贯的缄默。一直觊觎资本市场的皇明太阳能IPO“急刹车”,其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有业内人士指出,皇明太阳能三度折戟IPO“早在预料之中”,公司的经营管理早已暴露出问题,行业遇冷也是其上市的硬伤。
三度搁浅的坎坷上市路
皇明太阳能上市计划酝酿已久。早在2008年之前,皇明太阳能就谋划在海外上市,但最终搁浅。业内人士指出,当时上市未果原因没有直接揭露,或许皇明太阳能是“火候”未到。
引入鼎辉、高盛两大国际投行的1亿美元战略投资之后,皇明太阳能的上市热情又被点燃,于2010年放弃海外上市计划,转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上市材料,拟抢滩A股。
但受甘肃经销商郭建琴掀起实名举报皇明“偷税漏税”、并在全国不少地区掀起商家对皇明举报的影响,皇明太阳能的抢滩A股计划失败。业内人士指出,企业上市中六大硬性条件之一就是: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皇明第二次上市却被经销商揭露逃税漏税所牵连,可谓撞到枪口了。
曾被寄予厚望的再度IPO申请在今年2月启动,但证监会披露的“2012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显示,皇明太阳能于6月27日申请终止IPO审查。对于终止IPO的原因,皇明太阳能继续保持一贯的缄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有关人士称皇明太阳能IPO终止审查是由公司自己提出的。按监管层有关规定,在审的IPO项目,只要经过发行人和保荐人机构双方提出申请,便可撤回材料,终止申请,但在申报申请撤回的材料中必须说明原因。
此次皇明太阳能撤回申请,其阐述的主要原因为其所在的太阳能行业在今年上半年以来行业景气度持续走低,按其在6月下旬的预计,皇明太阳能2012年上半年利润将大幅度滑坡。
按要求,即将预披露的皇明太阳能IPO,须补充包括其2012年半年报等审核资料,因此其2012年业绩的大幅下滑将可能使得其不能满足IPO主板上市的有关要求,故其主动申请撤回资料。
由此看来,皇明太阳能IPO终止与因业绩大滑坡有关。另外,皇明太阳能一位内部人士称,这次申请IPO终止审查的原因是公司非经营性资产过重。皇明旗下不少资产属于“非经营性资产”,这也成为横亘在皇明IPO前的“心病”。
皇明太阳能此次IPO折戟的原因,还有一种说法是与“黄胜案”有关。有消息称,黄鸣曾以低于市价三分之一的价格,拿到3000亩土地打造太阳谷项目,并获得财政补贴6400万元。更有网友发帖称,当年德百集团、皇明太阳能集团在德州能疯狂圈地,源于曾长期担任德州市委书记的山东省副省长黄胜撑腰,黄胜和黄鸣也是儿女亲家关系。
6月25日,新华社报道称,中共中央纪委对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经查,黄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钱物,并给国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道德败坏。黄胜因此被“双开”。
目前有关传闻的真实性没有得到证实,黄鸣在腾讯微博上表态称,近期皇明太阳能会给公众一个说法。
而此次IPO再度搁浅,这不仅让保荐机构中信证券颇为受伤,也要让早在2008年就战略入股皇明太阳能的鼎辉和高盛两大投行大失所望了。
不过,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解传喜表示,以皇明在业界的体量,应该不会轻易放弃上市。而高盛和鼎晖很可能继续跟随,待时机成熟后,再度冲刺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