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进入董明珠时代 千亿摊子成新班底最大考验
来源:IT时代周刊
中国电器制造业内着名的“朱董配”,在今年5月正式成为历史。
5月25日,格力电器召开2011年度股东大会,公司创始人朱江洪正式卸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高票当选为格力电器董事长。本刊记者从格力方面了解到,董明珠的接任可谓众望所归——她得到了多数股东的力挺。
在两周之前,即5月10日,朱江洪从格力集团原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光荣退休”。为此,珠海市国资委任命董明珠为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地产董事长鲁君驷为集团副董事长,原珠海市国资委副主任周少强则空降,担任党委书记、总裁。格力电器和格力地产均是格力集团旗下子公司,而格力集团为珠海市国资委100%所有。
有业内人士向《IT时代周刊》表示,商界“铁娘子”董明珠接任格力电器董事长是“完全意料之中的事”。如今,随着朱江洪的功成身退,以董明珠领衔的新领导班底将直面“千亿摊子”的考验。以营销见长董明珠的全面掌权会否改变格力原本“技术+营销”的风格,新的“格力奇迹”能否续演等,备受业界关注。
新班底面临多项“大考”
1988年,朱江洪进入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格力集团的前身),同年2月,朱江洪出任总公司下属珠海冠雄塑胶工业公司总经理,后又兼任珠海海利空调器厂厂长。1991年,这两家公司合并组建为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朱出任总经理,2001年5月任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于2001年4月起担任公司总裁,2006年出任格力集团董事。
据熟悉这段历史的人士介绍,朱江洪主管研发和生产,其低调务实的作风也为格力注入扎实、稳健的经营风格;董明珠主管市场和销售,个性张扬、处事果敢,颇有“铁娘子”之风。两者的配合可谓相得益彰,使得公司成长为年产量250万台,业务收入超过800亿元的大企业,实现了业绩在行业内的绝对领先。
“到目前为止,‘朱董配’带领格力达到了一个高峰,他们已完成阶段性使命。”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表示,新老班底如何传承,是当前格力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格力奇迹”能否续写?
朱江洪隐退了,他同时留给新班底的是一个“千亿摊子”。“2012年格力电器冲击营业收入1000亿元目标不变。”这是朱江洪离开前留下的话。
对此,董明珠也曾强调,今年公司若能保持20%的增速,1000亿元的营收目标将不难达到。
数据显示,2011年,格力电器实现销售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37%;公司共销售空调3455万台,同比增长31%;其中,销售变频空调1210万台,在其出货中占比约35%,以38%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依据董明珠的估算,格力空调2011年营业收入超过第二名约250亿元。显然,这个“第二名”是美的电器。
事实上,美的电器的空调业务也在去年实现了迅猛增长,营业收入638亿元,销售空调约2800万台。并且,让前者较为担心的是,在过去的两年中,自己一直遭受着后者的强烈冲击。
财报显示,2010上半年,美的电器空调业务销售收入258.55亿元,同步增长39.85%,同期,格力为229.72亿元,增长不足25%;2011年上半年,美的空调收入425.16亿元,同比增长64.44%,又一次超越格力同期402.39亿元的收入规模。
尽管目前格力仍保持着领先,但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对其目前“单打独斗”只做空调的单一业务模式在未来能否抵抗住美的等劲敌的攻势,表示担忧。
“未来家电企业大多打造全产业链模式,韩国两家电巨头LG、三星都是全产业链模式,格力的未来模式如何发展值得深思。”洪仕斌说。
家电专家刘步尘则认为,格力要重视海外市场的挑战。他认为,格力与西门子、三星等企业仍有差距。
其实,格力电器是最早涉足国际化市场的中国空调企业。
1999年11月,朱江洪从巴西开始品牌国际化的探索,当年签订了对该国的投资协议,2001年6月,格力电器设在巴西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并在2004年实现盈利,当年净利润接近2500万元,随后几年保持盈利。这成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并实现盈利的典型。但在近几年,美的电器的国际化表现更为突出。
2010年10月,美的耗资3.9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世界最大空调生产商美国开利公司持有的埃及Miraco公司32.5%的股权,成为埃及公司第二大股东。去年11月,美的又成功收购开利拉美空调业务公司51%股权,在以美的自有品牌为主的前提下,与对方共同开拓拉美空调市场。今年2月,美的电器与美国开利公司在印度合作成立公司。新公司初始投资产能约100万台。
眼前竞争对手们纷纷在海外捞取利益,朱江洪在今年上半年也有过表示,“格力未来还将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将考虑在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建厂以实现当地制造。”
由此看来,坐在董事长位置上的董明珠,除了要把眼光向内,更需要分出精力关注海外。毕竟,在国内空调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形下,格立电器销售额达千亿元的目标需要海外市场的大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