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丹路铁心桥段从早堵到午

  ■交通状况

  宁丹路铁心桥段从早堵到午

  交警建议:避开安德门大街 可以走将军大道

  昨日的祭扫高峰,给各墓园附近的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早上7点半左右,普觉寺的车流就已经爆棚,停车也是一位难求。宁丹路铁心桥由南往北方向直到中午还在堵。

  由于铁心桥宁丹路段交通压力较大,交警八大队民警建议:

  1、前往各墓园祭扫的市民,尽量避开安德门大街,从机场高速和将军大道通行;

  2、前往功德园祭扫最好乘坐地铁前去,如果非要驾车,可沿雨花广场—雨花南路—花神大道—功德园线路通行;

  3、前往普觉寺陵园,可从将军大道—康厚街—佛城西路—普觉寺陵园通行;

  4、前往隐龙山陵园,可从将军大道—佛城西路或诚信大道—隐龙山陵园。

  5、建议市民最好错峰祭扫,避开9点至13点的高峰时段。

  记者 姚均祥

  400市民昨日参加江祭

  江水匆匆冲不淡昔日笑颜

  花瓣几许诉不完心中思念

  江祭,是一种特殊的祭扫形式。人们乘坐渡轮,在江上撒下花瓣,面对滔滔江水倾诉对先人的思念。昨天,本年度的首次集体江祭在中山码头起航。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中,有400多位市民通过这种方式祭奠了逝去的亲人。

  从此对长江有了特别的感情

  参加江祭的市民大都手拿黄白菊花。一路上,大家轻轻扯下花瓣,撒入江里。江水汹涌,点点花瓣在水面打了个转儿,便很快消失无踪。可是在船上的市民看来,这些花瓣早已带着自己的思念,送到了先人的手里,送到了他们长眠的江底。

  潘奶奶手里拿着的是一束鲜红的康乃馨。这在众多的黄白菊花中显得非常惹眼。她说,这次是和老伴儿一起来祭奠自己的婆婆的。“她以前长得就漂亮,然后也特别喜欢花花草草。我在路上看到这个蛮特别的,就买给她了。我觉得按照她的性格,肯定会喜欢。”潘奶奶笑着说。

  一旁,她的老伴儿李先生接过话茬。他说,记忆中的母亲就是一个特别独立、自强又很潮流的人。当初临别时,江葬的要求就是老人家自己提出来的。李先生说,自从老母亲葬在长江以后,他对长江似乎有了更加特别的感情。“每次从大桥上面走,我都会往八卦洲那边望望,就想到我老母亲就是葬在那里的。”老李说。

  已有近万南京市民选择江葬

  像老李这样的市民还有很多,南京市殡葬管理处殡葬改革办公室的杨玲主任透露,从1991年南京推行骨灰撒江以来,南京已经有近万市民选择了这样的殡葬方式。

  “过去都是知识分子比较多,这几年普通市民的数量也在增加。”杨玲说,“以前隔代的比较多,现在给配偶或者父母选择江葬的也多了起来。”

  从2009年开始,江葬就已经实现了免费, 每年的集体江祭也仅需支付30多元的船票。不过,尽管如此,现在南京每年选择江葬的市民也仅有200多人。这与南京每年3.5万的死亡人口相比,还是很微小的一部分。记者 黄敏

  ■相关新闻

  发改委发文规范殡葬收费

  南京:期待更详细方案

  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遗体接运、存放、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将执行政府定价,遗体整容、防腐等延伸服务按非营利性原则执行政府指导价。

  昨天,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宣教科科长黄隽告诉记者,南京在基本殡葬服务这一块儿早已实行了政府指导价。不仅如此,现在他们还在推进对市民逐渐免费的行动。她说,2010年有十类人群实现了基本服务的全免。今年,对于那些不享受丧葬补贴的南京市民,也有望实现免费。而对于延伸服务,黄隽则认为需要更加明确的、可操作的细则出台,才能便于他们管理。“社会上有很多花圈、寿衣店,我们殡葬部门根本没有办法管理,那么所谓的指导价也就无从谈起了。” 记者 黄敏

[上一页] [1] [2]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