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设计 螺蛳壳里做道场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保障房的建设成为了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这既是对政府保障房建设执行力的考验,也对中小型住宅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日本的设计师对于保障性住房也付出了大量心血,甚至规定建筑设计不能存在黑暗的拐角,以防滋生犯罪。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保障房的建设成为了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这既是对政府保障房建设执行力的考验,也对中小型住宅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房建设由政府主导而且规模巨大,这意味着住房在产业化、标准化节能环保方面,都需起到示范性的作用,由此看来,保障房的设计含金量并不比商品房的低,甚至达到“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境界。在有限的户型面积内安置完备的生活设施,需要用设计解决大量的矛盾。这对于我国广大建筑设计师和建筑设计水平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

  设计装修“按需”算

  在保障房的原始户型设计中,针对不同的保障类型限定了户型面积。以北京市保障房套形设计为例,廉租房限定50平方米以内,建议35平方米~50平方米之间,公租房限定60平方米以内,建议35平方米~60平方米,限价商品房限定90平方米以内。再加上保障房需要注重民生,将保障对象今后的居住、生活考虑周全的特性,保障房的套型设计向我国的建筑设计师们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在不久前举办的2011年北京规划设计勘察测绘行业工作会保障房分论坛上,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周燕珉表示,不能按照以往商品房的思路来设计保障房,应注重保障对象的特殊居住需求。为了能给保障对象提供尽可能合理的室内空间,周燕珉等保障房设计师,还特意进行了中低收入者居住需求和生活特点的专项调研。

  “比如说廉租房的保障对象,有很多小贩和手艺人,家里需要放置谋生工具的空间。而且,如果让他们迁往偏远地区,可能无法再为人提供服务,他们的生活保障将有大问题。”周燕珉对记者说,“再说公租房的设计,年轻人对起居的空间要求不高,看电视也变成了看电脑,在自己的空间里便可完成。他们对于摆放沙发、用于聚集活动的空间需求不高,将起居室改设餐厅的做法会更符合实际。”

  按照这种“按需”设计的法则,三口之家的保障房设计,可以提供大量的储物空间,如厨卫门后的空间可设置小储物柜,洗手池下的储物柜可以和婴儿澡盆进行空间互换等。设计师甚至考虑到今后孩子成长的需要,在客厅或卧室中预留出可打隔断的空间。

  此外,对于保障房的装修,周燕珉认为,由于保障房要求建成后即达到入住标准,那么不妨将建设与装修在设计中进行综合考量。“商品房的建设和装修分离,分别由开发商和购房者承担。但在保障房的项目中,二者主体都是政府,那么不妨统一起来,这样能避免后期装修造成多余的建筑垃圾。”

  细微之处见真章

  根据计划,在未来的5年中,我国将完成36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任务。若想在如此之多的建设任务中,让建筑实现绿色、低碳、舒适、环保,并非易事。对此,来自北京华通设计顾问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华通公司)的设计人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我们想通过设计师的专业技术,为中低收入者创造更为完善的居住品质。而且在不影响造价的情况下,让造价不高水平高,标准不高质量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华通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所以我们应用了BIM技术,对项目的能耗、采光、日照、疏散、照射进行量化的分析。”

  记者在其展示过程中发现,在北京市朝阳区某保障房建设项目的BIM应用中,仅为做出最舒适的通风设计,设计程序就春秋季风特点,建筑正、背面风压,建筑群内风的流线等进行了十多项分析计算。“包括建筑的热导效应、噪声环境分析、自然采光、能耗、全寿命维护费用,甚至局部某个房间的建筑能耗,我们都能通过模拟来取得最佳的设计方案。”该负责人介绍。

  华通公司总裁魏闽红向记者表示:“和3600万套的任务相比,我们的设计师才有多少人?年轻的设计师缺乏生活经验,难以进行多样适用的精细化设计,这是很多国有大设计院都面临的问题。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建立BIM标准化知识库来进行解决,这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还能保证品质。”

  体系尚有不足处

  据记者了解,美国在1930年~1960年间,也曾发展过大量类似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项目,并有大量的设计师为此忙碌。设计师们希望大家在那里产生交往,产生健康的社区环境。然而美国在这方面的尝试非常失败,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大多变成犯罪率极高的地区。直到上世纪末,美国政府不断加强后期运营与物业监管,这一现象才有所缓解。

  同样,日本的设计师对于保障性住房也付出了大量心血,甚至规定建筑设计不能存在黑暗的拐角,以防滋生犯罪。而且,公共空间内物品如何放置,如何避免被个别住户占用等问题,也有研究机构进行专门调研。但时间一长,保障型社区的公共交流空间仍然会变成不良青年的聚集地。

  对于这个问题,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为保障对象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是建筑设计的问题,还需要我国决策者从体系化管理的角度进行通盘考虑。此前,广州市曾就保障型小区内居住的居民进行评分性约束,达不到居住标准的或被请出小区。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小区的文明清洁程度,但曾一度被外界诟病为“歧视”。而目前,对于保障房的设计、建设、装修,乃至后期的运行管理,我国仍缺少一套系统化的体系进行支撑。就记者所知,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相关各方的注意,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调研,力争让我国各类住房保障对象住有所居、住得舒心。

关键词:房建设  保障对象  热导效应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