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品质建筑

提要:究竟品质建筑该如何打造,相信每位开发商、设计师心中都有一杆标尺,但在当前“限购潮”政策影响下,这把标尺能否被“房票”一族所接纳,亦是开发商与设计师所需研究的新课题。

  解码品质建筑

  文/ 刘云佳

  究竟品质建筑该如何打造,相信每位开发商设计师心中都有一杆标尺,但在当前“限购潮”政策影响下,这把标尺能否被“房票”一族所接纳,亦是开发商与设计师所需研究的新课题。我们邀请到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设计研发总经理周柏生、阳光壹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黎辉、江苏国信地产徐州分公司副总陈凌航、清华大学教授周榕、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副系主任丁炜、喜邦国际建筑设计公司南京事务部副总翁萍、浙江瑞高建筑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千里等专家学者一起进行讨论

  焦点话题:现如今,开发商、设计师愈加注重品质建筑、精品建筑的打造,然而品质建筑应作何解?品质建筑又需要哪些关键词?

  陈凌航:品质建筑离不开三要素:首先,建筑功能必须满足包含物理属性在内的使用功能,如空间、围护结构、设备、材料等,以及满足人类交流的社会功能属性;其次,绿色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健康是必然的诉求,建筑需要运用技术手段,满足绿色、节能条件下的舒适、健康等服务功能;第三,文化传承。品质建筑应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是传统建筑元素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例如上海经贸大厦传承了中国古塔建筑文化元素,既被东方建筑所接受,又是时代审美灵感创新的精品建筑。

  周柏生:品质是一种体验,需要从客户体验着手。景观、立面形象、样板展示、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是在把握基本建筑功能基础上提升建筑品质的重要方面。

  周榕:品质建筑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顺序标准。20年前很少提及节能环保,未来节能环保或将成为第一评价标准,而当下,功能处于第一要位,除此之外,个性化、对城市的关系也将成为衡量建筑品质的重要因素。

  翁萍:无论是公建还是民建都越来越品质化、个性化。除了功能、绿色健康、造型结构等基本要素外,舒适性应成为品质建筑的最高目标。另外,细节决定品质,例如对空调隔板的设计,是隐藏还是裸露,需要设计师对建筑立面、城市风貌进行综合考虑下进行细节处理。

  点评:对于品质建筑的关键词排序,被采访者有惊人的相似:功能领先,绿色健康并存,结构造型辅之。除此之外,文化、细节、景观等也成为提升建筑品质的重要内容。

  品质建筑焦点一:被动式节能

  焦点话题:设计师是建筑的灵魂,诸多绿色、低碳建筑的打造除了靠采用绿色、环保建材外,更能依靠设计师“被动式节能设计”达到效果。对此,您怎样评价?

  周榕:被动式节能的建筑,主要是指不依赖于建筑设备,完全通过建筑自身的场地、空间、形式以及构件的设计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方式。例如利用遮阳、墙体隔热等设计降低南方炎热地区室内温度。未来被动式节能大有可为,将会被更多的开发商、设计师所应用实践。

  黎辉:通过被动式节能设计手段来实现绿色、低碳建筑理念更能彰显设计师之水准。例如根据阳光直射角度、风向变化来设计建筑朝向,让人们在自然舒适的同时更可节省能源耗费。另外,根据人类步行800米不会觉得劳累的生理特点,在小区800米处设立超市或购物中心,人们可以步行购物而节约了汽车的消耗。这种低碳节能的设计细节十分考验设计师的智慧。

  周柏生:设计环节应更多考虑被动式。德国、荷兰、法国等国家由于设备、燃料、能源费用较为昂贵,被动式节能设计受到广泛青睐。例如通过增加建筑墙体厚度,增加其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减少了空调的使用。目前国内开发商、设计师大都运用设备进行主动式节能,但随着能源进一步紧缺,使用成本逐步增加,被动式节能更有前景。

  翁萍:中国古代建筑大都体现出被动式节能的影子,例如古代四合院,通过环廊、影壁的围合形成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实现节能与舒适。

  丁炜:被动式节能应该结合区域性有针对性地选择,例如广州等南方地区,阳光充足,冬季气温偏暖,可以在设计时考虑通风、隔热等被动式节能手段。而在南京、武汉等夏热冬冷地区,仅靠被动式节能无法满足人们舒适性要求,因此需要空调、暖气等辅助设备,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式节能就十分重要。

  点评:不可否认,被动式节能将成为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随着开发商与设计界的关注与重视,这也将成为考验设计师功底是否扎实的一道新命题。

  品质建筑焦点二:建材创新

  焦点话题:建筑与建材密切相关,随着开发商、设计师对于建筑品质要求的提升,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如何?建筑材料的创新更应关注哪些方面、性能?

  陈凌航:建筑材料未来发展趋势:第一,复合型。材料的性能不再单一,更加趋向功能多元化、复合化。例如外墙外保温材料,除了具备保温性能外,还需兼顾防火、透气等更多性能;第二,节能型。必须是低碳、环保、可利用回收的材料;第三,经济性与可行性。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安装简便,同时,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经济上可行。

  丁炜:未来建筑材料的创新发展应满足三个方面要求:其一,满足建材使用功能、工艺性能、经济性要求的材料。其二,满足环境友好型要求。例如竹、木等材料,其在加工过程中对环境污染较少。尽量避免涂镀材料的使用,如建筑门窗的涂镀工艺,污染较大。其三,材料循环性。可再生、可回收的材料将更受青睐。

  张千里:未来绿色、低碳、节能的建筑材料将成为主流。建筑材料在创新方面更应考虑防火、防水、防噪等功能要求。尤其是当下的墙体保温材料,有机产品应用较多,但火灾隐患较大,发展应用无机墙体保温材料或将成为新趋势。

  点评:建筑材料发展的绿色、环保趋势已毋庸置疑,但何谓真正的了绿色环保材料,是考察其使用过程,还是兼顾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全过程?对于某些绿色、节能材料的应用,是只关注其单一性能,还是考虑其它安全性能?建筑材料创新之路征途漫漫……

  品质建筑焦点三:攻破选材之惑

  焦点话题:作为开发商或者设计师,在建筑项目选材过程中曾遇到哪些困惑?针对当前很多建材部品企业都表示希望参与到地产项目的设计初始环节这一事件,您怎样看?

  陈凌航:作为开发企业,我们在选材过程中遇到如下困惑:一、信息不对称、不通畅,无法了解供应商真实的产品信息。二、成本问题。很多号称节能材料的产品价格过高,不具备经济性,产业化水平低。三、配套性差,不同产品零部件间缺乏匹配性。对于建材商希望参与到地产项目初始环节的想法我比较认可。通过初始参与可以在实践中进行专业化配合,有助于技术、工艺材料与建筑的融合。初始参与也应该是部品商所提供的服务之一,售前技术支持比仅卖产品更为重要。

  黎辉:部品企业权威性不足、产品品质不高、市场混乱、设计师受专业局限无法提供适合的产品推荐等问题是我们实践中所经常遇到的。部品商若想参与到项目初始环节需重视两方面:一、产品的性价比高。二、对项目的理解是否深入,能否提供最佳方案。

  周柏生:我国目前很多材料与部品的人性化、精细化不足。如门窗节点问题,由于门窗与墙体间的缝隙、节点未处理好,造成“室外刮大风,室内刮小风”现象。反观德国建筑门窗厂商就十分注意节点问题,在提供产品时,配以适合的构造节点与密封胶带,以保证门窗与建筑墙体的气密性、保温性。希望国内的部品商参与项目初始环节就能够提供人性化、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

  周榕:除了成本困惑外,部分部品商提供的材料与设计师意愿相冲突,例如外装饰材料无法贴面砖,太阳能集热板裸露于外,影响整体建筑美观等都是设计师选材过程中的困惑。

  丁炜:面对众多的部品材料,其性能如何,各项指标水平如何都未有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让开发商与设计师无从选择。例如对于某个项目门窗的选择,木门窗与铝合金门窗谁更合适,这需要一个公正的机构给出客观的指标分析,以便于开发商和设计师选材。

  点评:成本、性能、品质、细节都是开发商在选材过程中所重视的问题,部品商如何通过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降低价格,如何通过研发创新提高产品性能,如何通过实力与诚信获得开发商的认可,都是部品商需正视的问题。

  品质建筑焦点四:精装修标准菜单

  焦点话题:目前业内正在提倡一种选材标准菜单模式,尤其是精装修标准菜单已成为亿城集团、阳光壹佰等开发企业关注的热点,您对菜单式精装修有何看法?

  周柏生:如今北京精装修住宅量已达30%,未来新建住宅或将全部实现精装修。开发商在诸多供应产品种类可控前提下,向购房者提供不同档次的菜单式服务。此种做法可实现开发商、部品供应商、消费者三方共赢。对于开发商而言,可以提高战略采购能力及议价能力,几家开发商集中采购、信息共享,可以让供应商给予让利优惠,价格透明。同时,又可以建立采购标准,对于部品材料的技术、性能、品质界定统一标准,指导开发企业合理采购。对于部品供应商来说,诸多开发企业集中采购扩大了采购总量与规模,增加了市场渠道,薄利多销扩大利润空间。消费者则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要,或重品牌,或重质量,选择价位标准不同的菜单。再加上由于开发商的战略集中采购降低了成本,消费者可以选择1000元的标准菜单而达到市场价2000元的装修水准。

  黎辉:菜单式精装修具有设计通用性、成本售价透明性、材料部品标准性等特点。同时,精装修的售价档次也细分了客户群体。目前公司已经开发使用了一套内部软件菜单,将住宅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不同区域需采购哪些产品、价格多少都有明确的标准,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菜单,多元化装修。这也为设计师选配相应的产品提供了方便。

  点评:无论是精装修菜单标准还是其它菜单,都可谓供求双方在共同利益驱动下的战略合作。对于部品供应商而言,这是一场实力、资金链、产品品质、标准配套、服务等能力测试,大浪淘沙之后,是金子总会发光。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解码品质建筑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