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济南老建筑:留住那些正在消失的记忆(3)

提要: 这条街上有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其中最为有名的非九华楼饭庄、同元楼饭庄、远兴斋酱园和庆育药店四大名店莫属九转大肠,荷叶小蒸包,油旋、米粉、帮子肉等济南名词都从这里传出。另外还有碧霞宫、福慧禅林院、关帝庙三座庙宇。田家公馆算是后宰门街上代表性的建筑了,这个大院落保存完好,宽敞的四合院里到处可见讲...

  这条街上有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其中最为有名的非九华楼饭庄、同元楼饭庄、远兴斋酱园和庆育药店四大名店莫属九转大肠,荷叶小蒸包,油旋、米粉、帮子肉等济南名词都从这里传出。另外还有碧霞宫、福慧禅林院、关帝庙三座庙宇。田家公馆算是后宰门街上代表性的建筑了,这个大院落保存完好,宽敞的四合院里到处可见讲究的建筑、雕刻精美的门窗、用巨石做成的影壁,一切都彰显出这里曾经的繁华。

后宰门街一处老建筑

  这里的许多门楼都是中西合璧式的,磨砖对缝,小瓦屋脊上的蝎子尾、花草砖一应俱全。后宰门街的门楼特别,房子与一般街巷也有所不同:一水儿的整体精致、局部粗犷的石头房子,脊正脊、元宝脊等都有,还有两端有雀尾巴似的高高扬起的清水脊,神似旧时臣子上殿觐见天颜用的笏(hu)板。个别民居还有“盘头”,就是房子正面门楼两边凸出来对称的两块,雕刻描画,无所不用其极,而当年“盘头”的繁复程度和制作工艺,是一家权势财富的体现。

  目前的后宰门街已经开始拆迁修缮的步伐,后宰门街87号门口,济南市建委发布的百花洲片区土地熟化项目动迁公告,在午后的阳光下洁白醒目,后宰门街的部分民居以及邻近的岱宗街、万寿宫街的一部分,都将拆迁改建,之后的后宰门街将建成以四合院为主要形式的居民区。

田家公馆

  面对拆迁,后宰门街的居民更多的是留恋和不舍。采访中一位阿姨给我们讲述这里的优点:“往南是泉城路,环境好,位置也方便啊,尤其是老人都不愿意走。”而拆迁后自己的去留也成为他们最大的担忧,如果想回来代价也是非常大。“说是五万一个平方,谁也买不起。太贵了,再回来。”这位阿姨伸出五个指头。

  一位生活在这里32年的老人邀请我们到他的家里看看,和很多旧迹斑驳、等待修补的公房一样,墙皮大面积脱落、屋顶漏雨几乎是后宰门街老房子的“通病”。这位老人也诉说了生活条件的不足。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这里的居民多不愿意动这些饱含多代人记忆的老房子,一个是因为感情太深舍不得,另外面对拆迁改造他们又有着格外复杂的感情。这位老人告诉我们:“很矛盾,我们心里真的很矛盾,政府要改造,我们也没办法。我们老人不喜欢去住高楼,我们喜欢平房。”

  虽然改变,对于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后宰门街来说,已算不上新鲜。如今,一纸规划动迁再次唤醒了沉寂半个多世纪的老街,那些已随苍狗白云远去的繁华,正静待重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