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者北美购房 海外置业背后深藏陷阱
在海外置产购业,听起来已不陌生。在中国房市“体温”难测之际,已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房地产商选择投资北美,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期间,外国人共投入825亿美元在美国购置房产,其中中国人(包括香港买家)花费90亿美元,占11%,连续两年成为美国房产第二大海外买家,仅次于加拿大人。
有商机:
只看图片就买下35套房
初夏的洛杉矶,人们开始四处赏花踏青,可是贷款和房地产经纪人付毅却忙得不可开交。一顿午饭时间,接了不下五个电话。
“前天在钻石吧市,我们公司有一套90万美元的房子上市,当天就有200多人去看房,10多个人当场就交了定金。”付毅说。
付毅告诉记者,美国房市从去年开始好转,房价一直在涨,尤其是华人看中的热门地区,房价甚至有翻倍的。
在纽约,59街至79街、公园大道至第五大道之间是最豪华区域,起拍金额在300万美元以上的房子,约有60%的竞拍者是华人。而在曼哈顿下城,价位超过100万美元的公寓住宅中,有超过200户是中国买家。
在大洛杉矶地区,圣马力诺市是数一数二的优质学区。据房地产经纪人杨旸透露,在这里掷重金买豪宅的人大多看中的是房屋的地段和学区,并不用于投资。
记者了解到,在南加州地区,华人购买50万美元以下的低档房多用于投资,而100万美元以上高档房屋的购买者大多自住。
中国投资者的足迹甚至遍布北美。加拿大多伦多市的佛州搜房公司工作人员称:“有的中国投资者甚至不用亲自前来便定了35套公寓。他们只是看看图片就直接签支票成交。”
华人在海外购房往往果断坚决,全现金付款,自然深得经纪人喜爱。纽约房产经纪人戴尔表示,“有的看五套房就拍板了,而美国买家有时要看上一两年。”
有夸张:
谈不上整体推高北美房价
近日,有媒体热炒,是华人推高了北美房价。在加拿大温哥华,近日有机构分析报告指出市中心一些公寓空置率惊人,随后有人将此归结为“中国人炒房”的证据之一,并认为中国投资客推高当地房价。
对此,熟悉美国及加拿大房地产市场运作的人士表示,大量中国人赴北美买房,对部分地区房价上涨有一定作用,但推高北美整体房价的说法“言过其实”。
加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地产中介之一怡富地产总裁蔡宏安说,目前加拿大和温哥华地区的相关政府机构并没有针对华人移民的购房行为做过权威统计。华人人口占加拿大全国人口的比例约3%;同样,加全国房屋销售收入中,只有3%来源于外国购房者,去除相当部分美欧等地投资者外,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比例微乎其微。认为这能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难让人信服。
美国中华商报社长苏子涵告诉记者,中国人在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等地大量聚居,那里华人社区的房子大多由华人购买,近来华人买家超过了卖家,造成一些特定社区的房价上升,是正常现象。但要说华人推高美国整体房价,则是言过其实。“中国人在美国的比重那么小,怎么可能推高美国的房价?”
苏子涵指出,以美国为例。该国房地产价格走高实际有两大推手。一是美国房地产业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美国房地产上一轮谷峰在2006年上半年,随后走平,接着下跌,2009年跌到谷底,随后便进入较为持续的上升周期。
二是美联储连续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低利率环境和大量流动性进入市场的结果是,去年8月到今年2月南加州地区的房价有了20%以上的升幅。
有风险:
200多同胞被骗1.5亿美元
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来北美买房诱惑中隐藏着陷阱。一些中介容易利用中国人的“人生地不熟”,提供虚假房屋信息,诈骗情况也时有耳闻。
杨旸告诉记者,2012年,在洛杉矶地区有一对姐妹开着房地产经济公司,两人在短时间内进账数笔后卷款“跑路”,至今未破案。被骗的买主中就有中国人。
另外,即便成功买房,回报也未必像看上去的那么“美”。在美国,无论房屋是自住、出租,每年都要交房产税和管理费。
按照2011年美国社区调查的数据,每月包括抵押贷款、房屋维护等在内的房屋持有成本平均为1059美元,约占美国家庭月收入的21%,而其中主要开支是房产税。例如一套30万美元的房屋,每年要缴税4000美元左右,管理费、维修费和其他杂费一年也要上千美元。如果要转手卖房,还必须支付经纪人费用和其他费用。
在美国炒房成本较高。无论卖方还是买方,均需交纳一次性的房产交易税、律师费、产权保险费、房屋估价费、房屋检查费和登记费等,一般累计占住房售价的7%至10%。
在美国,买房和绿卡也画不上等号。如果买了商用房,如酒店、娱乐场所等,政府在评估雇佣当地居民情况后,会发放两年临时绿卡,但也不是必然。两年后,政府还要进行再次评估以决定是否发卡。
今年2月有当地报道称,200多名中国投资者欲通过投资商业地产移民美国,结果被骗1.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