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精彩回顾 | 邓琳爽:后疫情时代的医疗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新浪地产设计


  编者按:近年来,国人的生活方式不断升级,特别在今年的疫情大环境推动下,养生、护理、医养等大健康生活方式俨然已成为了我们的主流生活方式。相应的医院建设、改造,以及规模化的康养中心等都在向健康建筑靠拢。


  从建筑到室内,医疗建筑的设计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随着5G时代的到来,该行业的设计趋势也逐渐多元化,注意到一些有趣的事实,例如——智慧物联型、患者友好型、环保设计、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空间等等。未来的医疗建筑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设计又能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何种有用的影响?


  为此,新浪地产设计联合筑医良造于5月8日下午14:00举办《2020 医疗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云论坛,针对医疗建筑设计、疗愈空间构建及未来医疗空间的发展趋势,邀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筑医良造执行董事、物料图书馆创始人郑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副院长沈崇德,北京建工集团设计总监、中国医疗建筑设计联盟理事、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李俊瑞,建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于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健康城市实验室博士后、戴文工程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合伙人/医疗事业部总监邓琳爽,兴发系统总经理黄辉,共同为行业带来最新的思考和应对策略。



微信图片_20200507135624_副本1.jpg

邓琳爽_副本3_副本.jpg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健康城市实验室博士后,戴文工程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 / 医疗事业部总监邓琳爽



  以下为精彩演讲实录:


  2020年的这场新冠疫情其实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它不仅改变了全球的格局,同时也改变了大家对健康、对传染病以及对医疗建筑的观念,我们相信在疫情结束的未来,人类将会遇见更多的传染病,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是用不一样的方式或者做更充分的准备来应对新的传染病的挑战。所以我跟大家分享的是后疫情时代对医疗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的思考。



新冠疫情给医疗建筑设计带来的思考



  第一,认识到第三空间的重要性。疫情爆发期间,大家去医院排队、候诊所置身的空间是非常狭窄的,交叉感染是可见的,传统的中国医院的设计缺乏第三空间的设计。什么叫第三空间?这是美国学者爱德华提出的概念,它是一个非功能性,但是有社交属性、休闲属性以及有更扩展和弹性功能的空间,虽然中国目前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里有七项提出的面积标准,但是对于医疗间和第三类空间,医院里公共开放空间的面积并没有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我们每次在设计医院的时候都会感觉到有一点困难。实际上医院是非常需要这样的第三空间的,一是它可以让病人有更加开敞的空间氛围;第二,通过第三空间可以引入更多的绿化和阳光;第三,在公共卫生应急时期,公共空间可以作为床位扩增的场所,起到应急的作用。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医院 一层入口大厅




江苏省某市人民医院



  第二,未来的医院需要考虑与城市共生。目前大部分的医院设计,都只考虑项目这一块地的功能安排,很少考虑医院和周边的关,城市规划时,也很少把医院和其他公共建筑统筹考虑。但纽约中央公园的案例让我们知道,其实在医院附近设置一些大型的城市公共绿地,是有助于医院在公共卫生应急的时候发挥作用的。希望未来医院周边能综合布置一些比如交通枢纽、城市的公共开放场所,包括体育馆、酒店、学校等设施。一方面有助于综合处理整个医院和周边公共建筑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公共卫生应急的时候,医院附近的这些场所可以迅速转化为替代性护理场所,就是我们说的方舱医院。


  第三,医院极其需要具备疗愈功能,现在很多医院其实对于环境的打造是非常缺失的。


  第四,数据驱动的设计。相信经过了新冠疫情后,大家会发现大数据以及数据预测对医疗建筑设计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医院设计非常强调效率和合理性,但是目前不论医疗工艺设计还是流线设计,更多的是一种人工的多方讨论,包括和院方的讨论,这其实是一种“拍脑袋”决策,最多对多方意见进行比较,非常数据上的支持。因此,未来的医院设计需要计算机的模拟和数据支持。通过数据驱动的定量化的数据研究,能够帮助设计师在未来更加理性地进行医疗建筑设计。



后疫情时代的医院建筑设计趋势



  后疫情时代的医院建筑设计发展会有四个趋势:第一,医院会越来越变成一个城市综合体。第二,未来的医院一定要和周边城市共同考虑,与城市共生的设计。第三,医院的设计会越来越注重疗愈功能和空间的疗愈性。第四,数据驱动的设计,这也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


  什么叫做综合体呢?它不仅仅是一个大型的shoppingmall,更重要的是结合了城市交通、城市公共空间等各方面。例如日本东京的六本木综合体,不仅有商场、办公、公寓、住宅,还包含美术馆、大型电视台,以前综合功能的城市空间都是以商场、办公为主体,相信未来医院也会成为这样的一个综合体。综合体的优势在于,首先它和城市的交通关系非常密切;第二,它不仅提供多种城市功能,还提供城市的第三空间,类似于室内和室外的城市广场;第三,它所包含的各种功能之间可以互相支撑。比如很多医院的内部会有大量的医疗街,就像一个城市的街道一样,也有内部有商场,人们可以坐这里吃饭,可以买医疗相关的东西。在公共卫生应急时期,医院旁边的酒店、商场都可以转化出支撑应急医疗的辅助功能,由此一来,医院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单体,而成为一个非常综合化的健康综合体。同时它和交通的结合也会非常紧密,医院未来就不再出现停车难、排队堵车的问题。



图片10.jpg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趋势二是医院要与城市共生。由于人太多,有的三级甲等医院一天能达到三万门诊量的规模,而且住院时间非常长,平均9.7天,多人长时间逗留对周边的城市环境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患者的家属需要在周边寻求诸如餐饮、购物等功能和服务,因此只考虑医院设计,而不考虑周边的城市设计,便会导致很多医院出现城市交通拥堵、周边混乱的状况。


  从应急角度来看,我们发现武汉大部分方舱医院都位于医院旁边,比如武汉体育馆方舱医院就在同济医院旁边。选择方舱医院的时候都非常注重和定点医院的结合,也就是说如果医院周边有体育馆、学校或城市绿地这样的空间非常有助于疫情的应急。


  因此未来医院相关的城市设计可以借鉴TOD理念,即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城市发展。它以公共交通站点为核心,周边800米的区域内布置办公、商业等功能,通过集中式的分布,让更多的人以公共交通和步行的方式到达城市的每个区域。


微信图片_20200508211205.png



  未来可以发展出一种以医院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方式,核心医院周边的第一个圈层是公共交通枢纽、城市绿地和商业综合体,这三样东西为什么对医院很重要?第一,公共交通枢纽可以帮助医院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提高公共交通利用率,提高可达性。城市绿地可以缓解医院的密集,使医院和其他建筑有一定的隔离,同时具有搭建应急医院的场地。另外,商业综合体可以为医院提供生活服务,比如餐饮以及购物。由于商业综合体的停车高峰时间与医院是错开的,车位便也可以共享的。体育会展设施、文化学校设施,不仅可以为患者家属服务,同时也是人员密集、容易出现危险的地方,如果离医院比较近,能给快速急救提供非常好的支持。第一圈层外围是城市住区,这样的模型可能未来是一个发展方向,城市综合体互相之间都可以有非常好的支撑和配合。



图片11.jpg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江北区的人民医院。这个人民医院是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CBD北侧,这个地方的交通设施包括建筑密度都非常高,所以我们也希望采用一种HOD的形式来发展医院,医院旁边是两个高架,车行到达是相对比较多的。第二个就是它旁边有一个五里店公交枢纽,有公交车站和三条地铁经过这个区域。再旁边有一个恒大的商业综合体。


  我们拿到这个地块,如果用以前的独立开发的方式做医院,那这个医院真的很憋屈,因为它周边的道路只有单向的一条,而且交通非常复杂。所以说我们想用HOD的形式,就是综合周边城市空间的方式开发它,首先我们要利用停车位和五里店枢纽的公共交通,我们地上做了天桥,地下做了人行通道,来连接五里店枢纽和医院。另外,由于我们停车空间非常狭小,所以停车难度非常大,我们跟恒大中央广场非常不容易的达成了这样的一致,我们要建立地下的通道,这样两边的停车是可以共享的。而且地下一层就是落客区,还有一些商业和餐饮。这样人可以在两个建筑中自由流动,如果在医院没有停车位,去恒大停好车走过来是非常方便的。


  同时我们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利用地形的高差,这个地形大概三四十米的高差,利用这个高差做了屋顶的台阶、广场和绿化,让屋顶上台阶全部层层叠叠的都是花园。还有一点,这些室外的广场和场地其实也是在公共卫生应急的时候,可以在这些室外场地搭建一些临时的医院的。所以如果我们的外围没有绿化广场的话,我们希望是在医院里预留一些绿化广场,如果有空地那是最好的,如果没有空地,也可以利用一些屋顶的空间来形成。



图片18.jpg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医院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中间做了非常大的中庭,因为我们觉得我们的用地实在太狭小,我们需要在中庭中有一个开阔的空间。包括我们的背面也做了非常大的绿化花园。入口旁边就是急诊,我们也做了一个很大的雨棚,这样的雨棚是非常有助于院前的一些急救,比如有一些爆炸或者大规模踩踏事件伤亡的时候,可以在入口的雨棚下进行一些临时的急救工作。



图片16.jpg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医院



  同时,我们也模仿航空港的形式来进行交通的组织,现在很多流行的做法都是把停车、落客放在地下一层,但这个其实效率还是不够高,所以我们模仿航空港,就是机场的形式,把到客,就是到院和离院分层两层,到院的乘客即停即走,离院的放在地下一层,效率非常高。


  趋势三是医院的疗愈设计。从这次方舱医院内部跳广场舞的事情来说,精神和心灵的力量是强大的,患者跳广场舞之后开心,便会促使他们更快恢复。


图片12.jpg


多孔的海绵式医院(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阳光和绿色)—— 江苏省某市人民医院



  国外有一个非常好的案例——新加坡邱德拔医院,由于绿化和水系做的很好,人走进去能体会到原始森林的感觉,感受到欣欣向荣的生命力量,相信患者也会由此对生命更加有信心。我们也希望能将海绵式、孔洞式的绿化植入到医院设计理念中去,让医院每个位置都可以看到绿色、阳光。



微信图片_20200508211354.png


新加坡邱德拔医院



图片13.jpg


江苏省某市人民医院——创造城市健康综合体、营造花园式绿色医院



  趋势四是数据驱动设计,设计需要定量的数据依据,要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测算的方式来为设计找到支撑和原因。HDR是美国一家非常著名的医疗建筑设计公司,对数据驱动做了大量研究。



微信图片_20200508211348.png


重庆市江北医院的交通仿真设计



  虽然设计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带有设计师的一些理念和经验,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建筑及场景将会越来越复杂,设计师如何更加理性、快速地应对世界的变化,是我们这一代人一直扪心自问的问题。其实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算法,包括大数据等等,都可以成为数据驱动设计的源泉。


  另外在做医疗工艺设计的时候,如何排房间才能使护士医生、病人的动线最短这类问题,以前通常需要设计师做出模型与客户和医院的甲方一起讨论,但是有时候也会因为各自的理念不同而吵得不可开交,如果通过数据方式将会更有利于设计师与甲方及逆行理性和高效的沟通交流。

000000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相关文章
    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