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医疗设计的思与辨(中德)分论坛 共同畅想未来绿色医院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当代医疗设计的思与辨(中德)分论坛 共同畅想未来绿色医院

提要:作为大会的同期活动,当代医疗设计的思与辨(中德)分论坛,集合了中德双方的医疗设计大咖,展开了一场当代医疗设计发展的思想风暴。

  为更好推进绿色医院及智慧医院高质量建设,为医院管理者及建设者提供领先的绿色建材产品及技术指引,为绿色医建产业链搭建最直接高效的交流平台,11月25日,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绿色医疗建筑建材分会、北京医疗卫生行政后勤管理协会、中绿筑医、中房优采主办,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医院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全国绿色医院建设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3绿色医建新技术前沿展览会”在昆明海埂会堂盛大召开。

  作为大会的同期活动,当代医疗设计的思与辨(中德)分论坛,集合了中德双方的医疗设计大咖,展开了一场当代医疗设计发展的思想风暴。

  主持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医疗所长段建军在开场中就提到:现在社会正处在一场百年大变革之中,尤其是医疗领域的发展。医疗建筑近五年的建设量,比其他行业建筑量大。作为一名医疗建筑设计师,能够感受到医院慢慢从行政医疗变成精准医疗。我们也想听听在座的几位设计师对绿色医院的思与辨。

  国内外医建经验交流碰撞

  本次分论坛邀请到了中德两地拥有大量项目经验的医建设计机构大咖,在国内外医建经验方面首先就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德国尼克建筑设计集团中国区CEO杨建在《未来医疗--医疗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分享中提到:

  分级诊疗的体系,现在面临变化。德国现在是四个体系,我们分设了各个综合医院和康复医院,社区医疗、家庭护理。未来的趋势是我们要删减综合医院的数量,巨型综合医院对城市压力是大的。真正实际运行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医院多、医生少”的情况。

  医作其实也在争夺社会的资源,包括医疗人才的“医疗资源”,另一方面,医院也吸取整个城市的资源。这个时候做医院设计就必须要考虑整个城市的资源分配。包括医护人员,德国医护人员对自己本身工作场所的诉求是很高的,会反问医院能为他们提供什么?从设计的角度,也要考虑医护人员的诉求。包括这次疫情对整个医疗的改变,德国从医院设计上也在反思和推翻以前的设计,回归效率第一。

  我们通过德国许多案例归纳出了“集装式的医院”的模块化体系,以它为基础,研究自己的一套系统,想办法在最小的空间把所有医疗模块都集成进去,帮助我们快速地从画图变成产品开发的模式。这个医院可以大量复制,并且在任何地方可以使用。

  总体而言,对于医院设计有几个关键要点:一是如何提高医院的医疗属性;二是如何通过设计手段从节能去设计。三是设计离不开研究的成果,德国医疗建筑联盟正在做相关的研究工作。我们希望能够让欧洲和中国架构起纽带,一起去做医疗研究的工作。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原副总建筑师原建筑分院副院长张劲也带来了《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医疗建筑设计实践》分享,她提到:

  云南省设计院成立于1951年,到现在有70多年的历史,有100多员工。我们在贵州、四川也做了一些设计,我们的设计基本上覆盖了全云南省,大概大大小小加起来医院约159个。今天开会的海埂会堂也是我们的作品,在云南对于地域和民族特色还是致力于这方面的设计,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设计。

  例如会泽县人民医院,总建筑面积是10万平方米。整个医院的设计理念是连续的,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昆明周边、云南大部分地区都是温和地区,基本上不用空调。在这个非常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设计应该尊重环境,我们的设计能耗都是非常低的。作为我们的设计理念,有六点是医院设计比较注重的:一是争取南北朝向;二是争取自然的通风,自然采光通风,如果径身比较大,我们会做一些中庭改善采光通风;三是控制建筑的间距,医院建筑群做成一个半集中式的,建筑之间用庭院连接,适合的尺度连接,单体之间是用连廊连起来。四是利用自然能源,因为云南气候非常好,太阳日照时间长,一般在住院楼做双层铺面结构,架空一层全部都是太阳能板做热水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五是强调医院建筑的生产线。六是为医院留出生长空间,在医院改扩建的时候,医技是改扩建最频繁的,我们比较注重可以生长的或者住院楼的生长。

  这所医院十年前做的是一期,后面又扩建了传染病医院,传染病医院是相对独立的,都是大于20米的间距。传染病医院的建设也是基于良好的气候环境做的,我们做了一个外栏,会泽80%以上的都可以在室外进行。这个设计在云南省获得推广,可以有效防护传染病的感染。

  HAI Architects建筑规划事务所合伙人、德国联邦注册建筑师、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硕士冯洋则带来了比较细分的疗养类项目设计经验——《现代医养体系“浴”建科学设计》:

  今天分享中的“浴”是公司比较擅长的,跟水有关。我们公司成立于1970年,在超过50年的时间段里,我们只专注跟水有关,包括康养、体育、休闲、娱乐等所有以“水”为核心产品的项目,现在已经完成超过一百个水体类建筑项目。

  作为设计事务所,核心价值就是可以在过程中帮助甲方,把他的开发理念落地实现,例如在实现绿色浴疗体系中,如何科学设计?HAI Architects建筑规划事务所会从四个层面考虑,即浴疗体系与项目的匹配,水处理体系的建立,泡池形态及水温水深体系的适配以及泡池业态组合和延伸设计等。如世界疗浴体系之五大疗浴体系,欧洲、日本、中国、印度和伊朗等疗浴体系,每一体系还有诸多分支;那么如何将其本质、空间等特色为建筑或空间赋能?温泉康养作为健康理念本身就是一种绿色文化,如何用设计的手段把文化转译成建筑、空间、环境为项目赋能是设计机构在每一例设计中统筹考虑的,如源于芬兰的桑拿温泉文化;如何把桑拿、温泉与生命健康深度结合,目前在中国还是非常值得开拓的领域。比如绿色医养桑拿,桑拿本身作为建筑空间,可以承载非常多的美好创意,且桑拿浴疗的流程科学性,空间细节的科学性,材料选取的科学性等都需要专业的设计机构来进行规划设计。

  绿色医院的前景和困惑

  医疗建筑的绿色低碳化发展是非常明确的趋势,但是作为功能性极强的建筑类型,医院的绿色改造、绿色规划也面临一些困惑。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一院副总建筑师、医疗建筑设计负责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焦睿彪在《绿色建筑技术在医院设计中的探索研究》中就感叹:

  绿色建筑技术适用于医疗建筑的设施有哪些?关键性有三个点:

  一是节地,这个是有很多内容延伸,有三个:一是功能性的延伸,因为医疗界所有地上部门的功能很多是辅助功能。二是立体交通,在实际落地当中分很多,正常就诊人群、体检人群等等,所有的人群都是需要特定的接驳空间。三是连接城市交通,如果医院周边短距离范围内没有地铁作为支撑,未来老年化和公共系统的接驳是有很严重的一个隐患。

  二是节能,首先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医疗建筑功能多工艺严格且相互联系紧密,能够自然采光的空间较少,对于高能耗类的医疗建筑十分不利,争取更多的自然采光也是节能重要措施。其次是良好的建筑遮阳、保温隔热系统等等。最后是其他传统技术,地源热泵、光伏发电等等这些城市都要有。

  三是建筑室内环境;二是对于室内换在医疗建筑中经常出现的人员拥挤、嘈杂等问题结合相关技术及医疗建筑工作运维特点进行合理社;三是其他相关的基础室内绿色材料的相关应用,让室内环境达到一个非常舒适的状态。

  中建五局豫西分公司总工程师韩晓冬也分享了《医院类项目绿色建造技术的应用及展望》,他提到:

  政治法规不够完善;现有技术体系不完善;产业化配套协同发展差,绿色建造生态圈尚未完成;建筑垃圾利用率低,再生建材产品认可度不高;人才结构优待优化。是目前存在的五大短板。

  在绿色医院的实施过程中,策划板块非常重要。我们希望从政府甲方到施工企业,甚至到下游工商整个链条全参与,但现状是我们施工单位在进行这个事情,但是上游和下游制约我们的东西太多,做智慧建造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把模型建起来,但是上游和下游都没有匹配。

  建造方式的转变,我们建造环节能左右的不多,但是我们作为重要参建的一环,需要去落实。我们搞建筑施工的时候,唯一的依据是蓝图,也就是施工图。希望在座的各位形成一个导向,能否给我们的图纸就是绿色图纸?有绿色的图纸就有绿色的施工,就有绿色的建筑。建筑绿色低碳的方向性不需要更多的阐述,但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工业化是重要的方式,不管是智慧化还是工业化,在当下来说,综合科技水平和社会生产率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圆桌论坛畅想未来医院

  在分享之后的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针对绿色医院的建设、运营以及发展进行了探讨,并畅想了中国未来的医院模式。

  “未来大尺度的综合性医院或许会回归小尺度的专科类医院。”

  “其实国内之前‘赤脚医生’的模式,反而非常符合现在绿色医院的发展需求。不再集中占用资源,让医生到患者身边去。”

  “未来绿色医院的成功标志,恰恰是不再有大型的综合性医院。通过社区健康监控、公共健身设施、定期大病筛查,让大部分疾病都化解在初期。真正从‘有病必治’的转变为‘治未病’,也真正践行了绿色发展。”

  “可以增加医院的康复疗养功能,许多病人其实在治疗之后,还有一个很长的‘疗愈’周期。”

  “医院建筑需要弹性空间的设计,能够适应不同的变化,在未来得医院设计里面,应该更多地增加弹性空间。”

  各种国内外绿色医院的试点和精彩观点层出不穷,也在昆明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对未来绿色医院的畅想。

新浪地产
关键词:

医建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医建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