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青年屋面工冠军赛风采人物系列报道三:平屋面组亚军沈依凡、刘茂山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这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工匠精神的诠释。质量依靠工匠,大国呼唤工匠,工匠精神已成为中国迈向质量时代的关键所在。“三分材料七分工”,要想改变建筑高渗漏率的现状,施工很重要,防水行业对工匠的需求尤为迫切。
为此,自2013年始,在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的主导下,全行业每年都举行声势浩大的“全国建筑防水行业职业技能大赛”。2023年8月3-4日,首届中国青年屋面工冠军赛顺利举办,来自全国的18支队伍(其中平屋面11支,瓦屋面7支)参加了本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冠、亚、季军皆有了归属。
平屋面组亚军
沈依凡、刘茂山
所属企业: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沈依凡(右)、刘茂山(中)
01
沈依凡:努力和热情永远都不会白费
沈依凡
沈依凡表示:“凯伦公司在我们当地属于很有名的企业,大学毕业后我就选择进入凯伦公司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防水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了我对这个行业的浓厚兴趣。此后,我就深入研究防水技术,不断追求更好的方法和创新。”
对他而言,首届中国青年屋面工冠军赛不仅仅是一个竞赛,更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怀揣着对防水行业的满腔热忱和对操作技术的追求,他跟公司申请参加本次的比赛。他说,他不单单是希望通过比赛让更多人关注防水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希望在比赛中学到更多实战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时至今日,比赛中的画面依然在沈依凡的脑海中栩栩如生。特别是最后一刻,他回忆说,“我站在高处施工,迎着热风枪的暖风,感受着卷材间的融合,与时间赛跑,最终完成整个大模型,内心充满了自豪和喜悦。还有比赛中与其他选手的交流互动,那种友善竞争的氛围让我终身难忘。”虽然没有摘得冠军桂冠,但亚军的荣誉对沈依凡来说也是极具意义。它代表着沈依凡在防水领域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同时也是对他专业操作技术和实战经验的证明。这个成绩也将一直激励他,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进步,真正在防水行业里做出一番大事业。
首届冠军赛的备赛过程,沈依凡付出了大量汗水。系统性的技能训练,持续不断的操作模拟,夯实了操作技能水平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心态上的平和。备赛期间,沈依凡也积极的寻求团队队员和技术领队的意见和建议,从不同的角度来完善操作方案、提升操作效率。
对亚军的成绩,沈依凡感到满意,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更期待在未来的时间里,能在更多的赛事平台或竞技比赛中展现自己的实力,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他非常感谢家人、朋友、领队和同事,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才让他走到了今天,获得如此的荣誉。
对于即将踏上冠军赛赛场的选手们,沈依凡说,不要害怕失败,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比赛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无论结果如何,都会让你变得更强大。记住,努力和热情永远都不会白费。
02
刘茂山: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干就完事了
刘茂山
一开始,刘茂山只是想找一份手艺活吃饭,选择了极具发展潜力和能力的江苏凯伦股份有限公司,也并没有太多思索过行业发展前景的问题。但在加入凯伦公司这个大家庭后,他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自身水平得到了提升,也逐渐加深了对行业的理解。在刘茂山看来,他是“干一行爱一行”。
在选择参加首届中国青年屋面工冠军赛的时候,刘茂山的内心兴奋不已,他想参赛肯定是收获满满的,全国各地的选手聚在一起,很想知道自己的实力是什么水平,加把劲给自己的工作履历镀镀金,给公司争争光,给同事们鼓鼓劲……于是,他在赛事日程敲定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强化训练,得益于凯伦突出的硬件设备,和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在平时跑项目时,他的手也不会闲着,一有时间就勤加练习。他认为,训练更多需要提升的是心理层面的把控,还有对竞赛时间的掌控和抗压能力的训练。
刘茂山还记得,那是在高分子比赛的冲刺阶段,因为比赛中间阶段安排不合理浪费了不少时间,导致收尾阶段时间紧凑,当时,他全身每一根神经都是紧绷的,最后也是依靠着对心理抗压能力的把控,专注地完成了每一个节点。他也很庆幸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比赛,还取得了不错的名次。
“网上有句流行语嘛,这个表现我给你打99分,扣1分怕你骄傲。”刘茂山表示,一方面是自身的努力获得了认可,一方面未来知道自己还有提升余地,人嘛,要有目标才能步步为营。凯伦公司这些年也有不少同事拿过技能大赛的冠、亚、季军,大伙之间都是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的,保证了一个共同的上进心。
刘茂山很感谢自己的爸妈,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好身体才能有个好手艺。他同时也很感谢公司对他所在的施工技术部门的大力培养,感谢同事们平时的和睦相处和相互帮助。现在社会需要老实干活的防水人,任何时代都一样,诚实肯干的品质在浮躁的社会里很稀缺,比赛也一样,青睐实在人,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干就完了。
沈依凡与刘茂山工作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