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玉志建议:完善住宅质量保修制度!加快推动高品质住宅建设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王玉志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动高品质住宅建设》的提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绿色、健康、智慧的高品质住宅需求日益增长,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加快推动高品质住宅建设便是当前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之一。
今年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
结合工作会议要求,王玉志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动高品质住宅建设的建议,提出了高品质住宅建设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建议。
“提升住房品质,让人民住上更好房子。”王玉志说,当前,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人民群众的“住房观”正在从“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必须全面加快推动高品质住宅建设,顺应居民高品质住房需求,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大步迈进。
王玉志举例说,近年来,我国的养老保障网越织越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家中安度健康晚年。居家养老对户型设计、功能结构等要求有了很大的改变,住宅功能分区要更加合理、更加适应老年人的生活需要,需要通过加快推动高品质住宅建设来加以解决。
目前,各地结合实际对推动高品质住宅建设开展了有益探索。比如,北京发布了《关于规范高品质商品住宅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提出了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要求,包括最低品质要求和竞高品质住宅建设方案;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中心城区高品质生活居住区行动指引》;南京市发布了《关于提升全市新建商品住宅规划品质要求的通知》。
王玉志介绍,去年,山东省印发了《关于明确房地产开发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建设条件的通知》,将提升住宅品质要求作为建设条件内容,在土地出让时就可以作出要求。还对新建住宅工程质量保修最低期限作出延长调整,将防渗漏由5年延长至10年,供热供冷系统由2季延长至5季,给排水管道隐蔽部分由2年延长至10年。
同时,高品质住宅建设也存在着诸多难题。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的加快推动高品质住宅建设的政策体系,缺乏明确的标准和约束性措施;受成本增加,以及延续的高流转模式等因素影响,多数房企倾向于建设符合基本标准要求的住宅,对开发建设高品质住宅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群众对绿色建筑等专业概念缺乏了解,对建筑内在的品质、性能指标了解不够深入等。
针对这些问题,王玉志提出要加强三个体系的建设:加强顶层制度设计、金融政策支持、完善住宅质量保修等制度,集成政策体系;提升住宅设计、建造施工、技术研发水平,完善技术体系;成立组织、开展试点、加强宣传,构建保障体系。
在完善住宅质量保修制度方面,王玉志建议,全面推行“先验房后收房”制度,制定与高品质住宅相适应的物业服务标准,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推动实现优质优价。
同时,结合住宅工程相关部位设计工作年限要求,对新建住宅工程质量保修期限进行适当调整延长,加强质量回访和保修管理。在质量保修期临期半年内,对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和易渗漏部位进行回访普查,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快速闭环处置,倒逼开发建设单位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防水渗漏、墙体开裂、隔音差、卫生间反味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住宅质量问题。”王玉志表示,需要提升住宅设计水平,综合考虑层高布局、采光通风、降噪隔声、无障碍设施、智能家居等因素,切实提高住宅设计标准。
优化施工组织方式,推进标准化设计和精细化施工。加强对基础、结构、抗震、消防、人防等工程施工和特种设备安装等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复核和抽检。完善施工过程检查标准,明确防水、隔声、防开裂、防空鼓等关键隐蔽工程的检查节点,搭建施工记录和验收资料电子档案平台。
此外,还应深入挖掘建筑文化特质和文化基因,创作体现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高品质建筑产品。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绿色建材、绿色建造技术,提升建筑施工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